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沙蟲尋找技巧老前輩親身講解示範

發布日期:
記者: 李金鎗/金城報導。
點閱率:1,573
  後豐港社區辦理的尋找沙蟲活動,資深漁民洪光照、洪金輝現場講解指導。(李金鎗攝) 後豐港社區辦理的尋找沙蟲活動,資深漁民洪光照、洪金輝現場講解指導。(李金鎗攝)

 由後豐港社區辦理的「金門縣一○四年度樂齡學習計畫│尋找沙蟲」活動,昨(十三)日在夏墅前的浯江溪灘地舉辦,吸引不少民眾報名參加,邀請資深漁民洪光照、洪金輝等老前輩現場講解,並親自示範如何尋找沙蟲蹤跡及挖沙蟲技巧,藉由老漁師的講解示範,傳承漁事技藝、見證先民智慧。
 這項由金城鎮公所指導、後豐港社區辦理的「尋找沙蟲」活動,昨日上午七時卅分在建功嶼對面沙灘集合,計有數十名學員報名參與,眾人在洪光照、洪金輝等指導老師的帶領下,深入夏墅前的浯江溪灘地尋找沙蟲,並幸運捕獲多隻沙蟲,許多學員們對於沙蟲的外型雖然懼怕,但仍舊鼓起勇氣捉起沙蟲拍照,為此次尋找沙蟲之旅留下見證。
 沙蟲類似蚯蚓,較為肥胖,躲在潮間帶的沙洞中。洪光照表示,金寧鄉嚨口、湖下、金城鎮夏墅、金城鎮雄獅堡海邊潮間帶是沙蟲的主要棲地。天氣炎熱的5到7月是生產旺季,冬季氣溫低,沙蟲躲在較溫暖的沙洞中,偶爾在洞口前曬太陽。以前,漁民出海作業前都先在灘地挖沙蟲,作為延繩釣的釣餌,金門漁業沒落,挖沙蟲業也隨之沒落,沙蟲成為餐廳的菜餚。
 洪光照指出,潮間帶在剛漲潮且有陽光時,是捉沙蟲的最好時機,長嘴鋤頭是挖沙蟲的主要工具,有小型「狗足」的洞口就有沙蟲,看到洞口有沙蟲探頭,快速以長嘴鋤頭往洞口前鋤下,就可捉到沙蟲。他表示,沙蟲很敏感,太多聲響或振動,就會躲入沙洞中,有時沙洞長達數公尺。第一鋤下去沒有捉到沙蟲,就要挖很深或許才能捉到,因此要輕聲細語、慢步緩行,才能接近捕捉沙蟲。
 沙蟲是環境指標,有沙蟲潮間帶表示沒有環境及水源的污染,過去後豐港盛產沙蟲,大陸漁民還曾越界撈捕,如今水頭商港建造後,改到浯江溪口、夏墅、湖下等地挖沙蟲。
據了解,沙蟲是金門的一道名菜,有所謂三快:就是從捕捉、熱炒及品嚐三者皆要快,如此才能品味牠的特色。但在後豐港,沙蟲是拿來當魚的誘餌,專門釣小黃魚、鯊魚等使用,可見魚兒是多麼有福氣,能享受到如此的美味,因在目前一斤沙蟲是值數百元台幣,由此更顯見魚餌比釣起的魚還高貴。但後豐港漁民就是不計代價,使用純天然誘料,不一網打盡,使世代皆有魚可釣,有魚可品嚐。
沙蟲的中文名稱為方格星蟲,又稱海金針,為棲息於金門潮間帶的生物,外型頗似蚯蚓,體色呈淡粉紅,在泥沙地下移動速度快,不容易捕捉,外觀長兩寸左右,狀若蘆芽,是一種高蛋白的補品。金門及大陸沿岸資源豐富,為金門傳統道地美食之一。
後豐港社區表示,該會希望透過「尋找沙蟲」活動的舉辦,除可以推廣漁業休閒,並保存傳統漁業技藝。也期盼老漁師們將以其祖先留傳的保育與生態兼顧營生的智慧,分享挖掘沙蟲的技巧、傳統漁事生活,喚起政府及民眾們珍惜海洋及灘地環境的觀念。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