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西湖古廟整建案洪成發再會勘

發布日期:
記者: 許加泰/烈嶼報導。
點閱率:1,241
羅厝村民企盼整建「西湖古廟」的廟埕,鄉長洪成發(右二)實勘周遭環境,和地方交換推動建設案意見。(許加泰攝)

羅厝村民企盼整建「西湖古廟」的廟埕,鄉長洪成發(右二)實勘周遭環境,和地方交換推動建設案意見。(許加泰攝)

烈嶼鄉羅厝村民企盼整建媽祖廟的廟埕,鄉長洪成發昨日邀集縣府建設處實勘土地和周遭環境,洪成發表示,整建的區域範圍不會影響大型車輛進出漁港,未來建設案的經費籌措,鄉公所也會提供協助,包括,睦鄰經費等,努力來達成村民改善廟埕和建設牌樓的願望,也希望經由媽祖神威發揚光大羅厝鄉村。
烈嶼羅厝「西湖古廟」是信仰的中心,平日的香火不斷,不僅各地的善信前往拜拜,往來的觀光客也會拜拜,祈求媽祖的保佑,是烈嶼的宗教聖地。地方人士希望能整建廟埕,恢復昔日的四方形狀,並建設廟宇的牌樓,益顯媽祖的神威。鄉長洪成發很重視地方人士的意見,日前和居民現地會勘環境,因涉及廟埕改善計畫的部分土地,是屬於港埠的用地,鄉公所再邀集縣府建設處會勘,共同來協助處理土地的取得問題,讓建設案能順利推動。
縣府建設處科長樊德正表示,站在縣府的立場,會協助鄉公所來支持村民的建設需求,但也要考量大型車輛進出漁港的需求,一定要預留車輛進出的足夠空間用地。
洪成發和在場的羅厝西湖古廟管委會主任委員吳龍山、羅厝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洪金保、林湖村長林開興和多位村民,交換廟埕建設的土地需求意見。洪成發說,廟宇是講求對稱的建築,廟埕的建設面積也要相對稱,牌樓的高度也要和廟宇建築有所搭配,階梯以奇數為主,都是未來建設要考量的因素。他帶著鄉公所建設課人員實地測量土地範圍,讓村民清楚了解廟埕的建設面積。洪成發要求規劃設計單位要朝不影響大型車輛進出漁港的方向做設計。
吳龍山、洪金保感謝洪鄉長的關心社區,已經協助社區在媽祖廟旁興建一處完善的活動中心,希望在洪鄉長的大力協助下,廟埕的建設案能順利推動,將目前半圓形的廟埕形狀,恢復到昔日廟埕中規中矩的四方形狀,並協助在廟埕入口處建設牌樓,更顯媽祖的神威。
洪金保說,「西湖古廟」廟埕,以往是四方形狀,周遭的土地也是媽祖廟的土地,縣府在建設羅厝漁港,整個區域配合港區做整體性的規劃建設,包括興建漁會大樓、半圓形的廟埕形狀,土地也成了港埠用地,村民希望能恢復昔日四方形狀的廟埕,建設牌樓,入口並有階梯,這些建設細節,還請洪鄉長多多協助完成。
吳龍山表示,媽祖是華人供奉的海上守護神,又稱天妃、天后、天妃娘娘、天上聖母,是民間最重要的信仰之一。羅厝緊鄰大海,早年很多居民靠捕魚為生,是傳統的漁村,居民世世代代居住當地,與媽祖密不可分,不論是工作、家庭都得到媽祖的庇佑,這股信仰的力量也就是凝聚居民的向心力。吳龍山說,羅厝西湖古廟始建於清乾隆年間,有浙江西湖漁民出海作業,遇到海難,船上祀奉的媽祖毫髮未傷;在返鄉時,舉行遶境來到羅厝之際,媽祖英靈顯示,擇定羅厝接受萬民膜拜,乃命名「西湖古廟」。「天上聖母」是居民的守護神,「西湖古廟」是信仰的中心,香火不斷,是烈嶼的宗教聖地。西湖古廟旁供奉的媽祖神像,守護著金烈海域的安全,遠遠的就能感受到媽祖無邊無際的慈悲溫暖。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