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片暨紀錄片扎根古寧國小

古寧孩子自己動手,製作簡易跑馬燈。 (許峻魁攝)
電影教育紮根,讓孩子了解平時所看的影片是如何製成│古寧國小在本週二上了一場不一樣的電影課程,由國家電影中心的講師來金為孩子們講解。
由國家電影中心所辦理的「一○四年國片暨紀錄片影像教育扎根計畫:離島及偏遠國中小學電影欣賞與實作活動」,計畫列車於本月二十二日開抵古寧國小,為全校師生解說電影如何製成,以及了解電影膠片與數位電影。
該項教育紮根計畫,主要是透過簡易動畫製作來讓學童了解電影膠片逐格的概念,再整合傳統膠片以及數位修復觀念,藉由實作課則提供孩子每人一小段三十五毫米電影膠片,讓孩子透過感官的摸、看、聞電影膠片,開始由膠片的概念,談論一秒鐘二十四格的電影動態特性,再從一部電影約九十分鐘長的想法帶入「膠卷」的名詞概念。
校長楊成業表示,透過計畫讓離島偏鄉的小朋友看電影,而電影是一門綜合藝術,結合音樂、舞蹈、戲劇,許多人都喜歡看電影,但如何懂得電影,如何從中有收穫,看出心得是很重要的,他希望藉由此活動,讓孩子更了解電影,從而更支持國片。
該活動請到許岑竹擔任授課講師,孫世鐸擔任導讀講師,為孩子們上一堂不一樣的藝術課程。一整天的課程,帶領孩子製作簡易的動畫盤(跑馬燈)、介紹動態影像的歷史,並讓孩子直接觸摸電影膠片體會「電影」的物理性與化學性;同時從電影膠片帶到現今的數位電影,以了解兩者的差異,進而提到數位修復與電影保存的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