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縣府主管會報》縣長肯定團隊處理疏運機場人潮

發布日期:
記者: 翁維智/縣府報導。
點閱率:393
  金門縣政府昨召開104年第30次主管會報,由縣長陳福海親自主持。(翁維智攝)

金門縣政府昨召開104年第30次主管會報,由縣長陳福海親自主持。(翁維智攝)

「杜鵑攪局,考驗秋節連假金門海空疏運能力」,颱風剛過雨方歇的金門,縣長陳福海昨在主持主管會報中特別肯定觀光處長王中聖犧牲假期,全天候坐鎮機場,協調處理返鄉人潮的疏運,不僅讓鄉親有感,在各部門通力合作下,也適時展現縣府團隊危機處理的能力。
陳福海說,他接掌金門縣政這九個月以來,一直以為,只要心存正心正念,老天一定會給我們機會。尤其,連續三次颱風都輕輕掠過金門,無論是自動轉向或是所謂的「擦邊球」,帶給一向缺水的金門,總是一場又一場的及時「好雨」,這也更讓他深信,只要有心,老天都願幫忙,也會給我們喘息的機會。
此外,透過主管會報、每個禮拜一次的這個主官管溝通平台,他也說,「好的政策要延續,不好的人和事、不對的位置隨時都可調整,這個團隊不要為我陳福海做事,而是要為全體鄉親、為金門這塊土地做點事。」
會中,他更特別強調,制度的建構很重要,為這塊土地打拚,現階段也許大家會辛苦一點,但既然與會者都已是主官管了,就要勇於承擔,也要有些取捨與犧牲,人在公門好修行,為了建構金門的核心價值與核心制度,希望大家都能樂在工作,他要的無非就是一個責任政治,還有大家心存感恩的對待這塊土地的態度而已。
金門縣政府昨召開104年第30次主管會報,由縣長陳福海親自主持,包括副縣長林德恭、秘書長黃景舜、參議、縣府暨所屬一、二級單位主官、副主官及金酒公司總經理陳永明出席。
在聽取上次會議決議事項執行情形報告中,陳福海表示,本縣因鄰近大陸疫區,養牛反成較高風險之產業;因此,建置完善產銷履歷為必要之手段,特別是要符合大陸地區的產銷檢疫、檢驗標準,方能在疫期有效管控風險,兼利行銷大陸市場,而且本案事情繁雜,他也請上任已滿二個月半的建設處長許志忠,優先順序務必要先定調。
金門陶瓷廠為全國目前唯一的官窯,為有效保留及發展,他說「政策軸心」一定要確認,除了要先檢視其優勢及特色,也要確認「唯一」的競爭基礎才有永續營運的可能;初期可先就「陶酒」文創(文化)進行試辦及推廣。
而針對相關藝文活動的舉辦,他說實質成效很重要,很多活動不要為了舉辦而舉辦,而是要審慎評估輔導地區藝文團體提案,從而擴大參與層面。
有關拜會衛福部事宜,衛生局指出,先前已與金門醫院就拜會討論議題進行研擬,而在偕同柯文哲市長爭取衛福部預算、支援部分,陳縣長也特別要求衛生局,應先就迫切事項研擬相應議題,並以事先送柯市長過目、審定為宜。
另在爭取中央預算及後續執行績效上,他說,這應列為局處承辦科(同仁)年終考績之重要參據;請行政處、人事處配合提列相應考評辦法,以激勵同仁勇於任事。
至於廟宇合法化工作因牽動甚廣,且與地方人士態度攸關;為此,他特別請民政處偕同相關局處同仁下鄉面對面溝通、現場作業,以完善是項工作。
而在大二膽的觀光計畫上,他也強調應與烈嶼邊境小鎮計畫充分結合,相應的配套及商業機制導入務必嚴謹,並可評估於正式上路前,做小規模的試辦,兼利事前宣導及炒熱氣氛。
另有關本縣教科文預算占歲出比例,他認為尚需考量虛胖的設籍人口;也應優先確保實際人均值不落人後,並應將此「實況」向鄉親及「民調單位」充分說明。
而在金廈兩岸經濟生活圈這個發展趨勢下,近期已陸續有陸資投入地區產業,相對的,陳福海認為,金門應該也具有台商前進大陸的「灘頭堡」地位。建設處可評估是否結合經濟部投審會資源在金門建立兩岸工商(投資)服務中心,藉以活絡兩岸商務活動。
至於「說故事行銷金門」的力度,除了要大力的推,他也希望由文化局配合建立行銷素材庫,並鼓勵地方藝文社團、人士多加參與,用以鼓動熱潮、形成氛圍。
除此,不管有機農業或無毒農業,他認為仍要以「眼見為憑」為基礎。而推廣觀光農場勢不可免,縱使眼前有些難度,但至少也要做到「現場視頻」行銷以確保本縣品牌農業的利基,並能明顯區隔大陸農產品,以利後續登陸行銷。
另有關災害防救,陳福海說,相關應變、恢復、檢討都應貫徹嚴謹的SOP;特別是在對外交通疏運,以及易淹水區的防水措施部分,應力行不論現場指揮是誰,都能順暢作業為原則。
而想做事的人,他也再次強調,縣長一定會給機會。各單位有職能性的人才需求時,可評估舉辦內部考試,鼓勵現職同仁踴躍競聘,藉茲發現人才、鼓舞士氣,並可管制無限擴充人力。
至於有關本縣最膾炙人口的「社會福利」,他說,濟弱扶傾是政府的重要職能,請各單位對弱勢扶助項目再予檢視、修正,務求用得其所、簡政便民。
最後,陳福海指出,本縣歷史建物數量位列全國第二 (149處,台北市182處),這代表我們有豐沛的史料及資產,為此,他特別請文化局要計畫性的建立文資史料、活化機制,並輔導藝文團體、人士進行相應的創作及營運,善用公資產並廣加流傳。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