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金門文學翻成越南文 河內學者將訪金
第八次「東南亞閩南廟宇及貿易網絡」計畫合作工作坊昨天(3月1日)在台南國立成功大學隆重舉行,工作坊由成大人社中心代理主任陳益源特聘教授主持,邀請河內國家大學所屬人文與社會科學大學黃英俊副校長、文學系范春石主任、阮秋賢副主任,和廈門大學歷史系鄭莉助理教授等外賓與會發表論文,並聽取成大中文系李淑如助理教授關於計畫訪問團拜會馬來西亞柔佛州金同廈會館的專題報告。
李淑如助理教授報告指出,由成大人社中心陳益源主任帶領的「東南亞閩南廟宇及貿易網絡」研究計畫訪問團,包括金門大學華文系唐蕙韻主任、廈門大學歷史系鄭振滿教授夫婦、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丁荷生主任在內一行十餘人,2月中旬於新加坡進行為期五天的田野調查,12日特地走訪新加坡咖啡山上的華人義地,在義山現場看到許許多多墓碑上標明「金門」與閩南各地的墳墓,見證了金門先民參與新加坡開發的歷史事實。13日則專程跨境進入馬來西亞,拜會柔佛州峇株巴轄的金同廈會館,受到該會館郭明發會長、陳期惠署理會長、蘇榮成執行祕書等金門僑胞的熱烈歡迎,現場洋溢著濃郁鄉情。
柔佛州金同廈會館去年剛慶祝成立滿五十周年,在傑出金僑丹斯里拿督陳成龍博士等歷任會長的苦心經營下,會務興隆,活力充沛。現任會長郭明發率同婦女組主席溫秀琴、青年團團長張迎煌等二十幾位金門鄉親(這些鄉親之中有好幾位都曾是唐振瑜導演拍攝《落番》紀錄片時的臨時演員),迎接訪問團的造訪並舉行座談。
郭明發會長強調,許多南洋的同鄉會館都有會員老化凋零的現象,但柔佛州金同廈會館絲毫不缺乏年輕有朝氣的會員,因為他自己也曾任青年團團長,尤其鼓勵會館組隊返鄉尋根,努力號召同鄉優秀青年入會,不斷注入新血,使得柔佛州金同廈會館一片欣欣向榮。張迎煌團長也在現場展示了會館得諸金門並加以複製的多尊大型風獅爺公仔,以及今年會館金門風獅爺花車獲得大獎的精彩照片。
陳益源主任在座談會中致贈2012、2014、2016三個年度的金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以及《金門歷代進士碑帖圖鑒》、《科舉制度在金門》等書供柔佛州金同廈會館典藏,並傳達金門縣長陳福海、文化局長呂坤和對金門學、金門科舉文化、閩南文化研究的高度重視,以及他們對柔佛州金門鄉親的關心與祝福;同行的金大華文系唐蕙韻主任則代表金門大學黃奇校長,表達對陳成龍會務顧問與柔佛州金同廈會館支持故鄉高等教育的感謝之意。
柔佛州金同廈會館座談會結束之後,郭明發會長帶領成大「東南亞閩南廟宇及貿易網絡」研究計畫訪問團又參觀了歷史悠久的中華商業總會、天后宮,然後設宴款待。金大唐蕙韻主任竭誠歡迎柔佛州峇株巴轄金僑經常組隊返鄉,陳琪惠署理會長和現場許多年輕金門子弟紛紛表示,他們都已報名今年三月、五月的返鄉團,大家相約金門再見。
成大人社中心陳益源主任說,昨天出席第八次「東南亞閩南廟宇及貿易網絡」計畫合作工作坊的三位越南河內國家大學代表,今天(3月2日)也將來金門訪問,明天(3月3日)正式拜會國立金門大學,進行金門大學與河內人文與社會科學大學學術合作協議書的簽約儀式,並與金門縣文化局商議金門文學、金門閩南文化翻譯成越南文在河內出版的各種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