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長:讓光華園青創基地動起來

金門縣長陳福海昨實地踏勘「光華園青年創業基地」建置計畫,讓青年夢想起飛,提高地區競爭力與創新能量。(楊水詠攝)
成立於民國58年的光華園,原為金門心戰工作基地與空飄站;走過三十個年頭,金門戰地政務解除,兩岸走向和平發展,光華園已在民國88年正式走入歷史。但自成立至今近半世紀,光華園將褪去軍事色彩,轉化變成金門地區「青年創業基地」,賦予光華園新時代青年的創造力和使命。金門縣長陳福海昨天實地踏勘光華園基地,認為是一個很好的青創園區環境,他要建設與財政的相關單位「大膽去做」,且「做對的事」,提供青年發想創業的夢想世界天地!
從卸下心戰工作基地與空飄站使命後,光華園閒置至今近二十年之久;以往,光華園有意規劃為觀光景點,或是委外經營等其他方式活化利用,但都未有具體落實,閒置至今,僅有光華園地下坑道成為金酒酒窖儲酒處,構成軍事與白酒文化的特色。
如今,金門縣政府將重新活化利用光華園規劃為「青年創業基地」,並擬訂建置執行計畫,以期落實陳縣長就任後重視青創產業和鼓勵青年返鄉的施政方向及政策。在完成規劃提報後,即可進入後續招商營運等作業。
昨天上午八時三十分,陳縣長就來到光華園實地踏勘「青年創業基地」環境現況,以及其基地設施;它的土地面積約一點八公頃(屬縣有地、國有地;國有地部份向國產署辦理撥用),現有設施主要建築十四棟,總面積約一千八百四十四平方公尺,狀況大致良好。陳縣長實勘後,他認為光華園是打造青創園區的好位置、很棒,要建設與財政的相關單位「大膽去做!」
依據縣府財政處提出的一份「光華園青年創業基地建置計畫」指出,金門縣政府為扶植地區青年人創業,計畫將光華園營區改建為青年創業基地,並結合政府資源、學界技術、企業資源之全方位力量,打造金門地區在地化創業平台,藉此輔導具地區特色之新創產業園區,以集中輔導、資源整合、減低創業門檻諸方式,為青年聚資源、架舞台,讓青年在無後顧之憂的環境下,進行各種創新發想,提供地區產業轉型升級的動力來源。未來,期望能擴大規模,並與廈門青創園區進行雙邊交流合作,藉此培養跨領域整合能力,帶動地區中小企業的成長茁壯,讓青年夢想起飛,提高地區競爭力與創新能量。
陳縣長對於青創基地的構想和發展,他提出金湖、金城、金沙地區均有規劃一處青創基地,而且是青年需要創業基地,並說年輕人需要什麼?並給予相對誘因,也給年輕人有更好的發展環境,做好整體規劃計畫。另,目前太湖路也正在拓寬改善工程,金湖鎮長蔡西湖對於金湖發展較熟悉,陳縣長表示對於光華園基地規劃和週邊環境規劃,均可徵詢蔡西湖的意見,配合太湖路拓寬做好與光華青創基地結合發展。
陳縣長指出「要做對的事」,它是大家想出來的,並把它做出來!對於光華園基地打造青創園區,陳縣長也說要聽聽青年的想法,政府提供的青創園區才能符合青年的需求。由於白龍溪也有一個規劃案,他希望納入,與光華園青創基地做一整合規劃,給青年更好的發想環境和空間。
另,陳縣長也認為青創基地要帶入觀光,在金門大環境未改變之前,政府就要提供配套,如到青創基地就搭配消費券,週一到週四飛機尚有空位,小三通也有空位,提供相對的消費券至青創基地消費,刺激和活絡青創基地的發展契機。
目前,金門縣常住人口不到十萬人,對於經濟體的發展是有不足的地方;而且,金門又屬於淺盆經濟,陳縣長說投一元產生五元的經濟投資效益,刺激經濟產業活絡發展,讓更多的人來到金門。同時,在光華園青創基地規畫時,他提醒找相關單位及戰地史蹟協會來參與和提供意見,並在三月底提出一份完整報告,讓它動起來!
未來,光華園青年創業基地將擬設置「光華園區管理辦公室」,負責園區招商及管理工作,爾後擴大為全金門地區所有青創基地之管理中心;並且擬成立「光華園青創基地進駐甄選及考核委員會」,執行進駐商家甄選及考核工作。
在申請長期進駐規範方面,申請對象以在金門地區常住的個人或團體、在金門地區註冊之新創企業或微型企業,並滿足有設籍金門之中華民國,年滿二十歲至四十五歲之個人或團體,在金門申請立案之社團組織、在金門地區註冊之公司並符合公司員工在十人以下、資本額在五百萬元以上的資格。它容許營業項目以不含高耗能、高危害性、污染性之產業:文創產業、文化事業、資訊產業、顧問服務業、藝術音樂手作工坊、農工生產事業之辦公及展售等六類外,其他經「甄選及考核審議委員會」認定之事業。
此外,位在金湖鎮轄內的光華園青年創業基地建置計畫執行構想,是規劃將既有營舍實施整修及隔間後,提供作為青年創業基地,提供十八處創業空間,四處公共使用空間,爾後如空間不敷使用,可向營區之後方空地,以新建設施方式擴充。另,光華園區內的「心戰資料館」使用之展覽室,因屬原軍方心戰中心之重要史蹟,擬列為重點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