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僑務專刊】馬國雪蘭莪金門會館舉辦論壇 研討會 影像展

「中華文明與東亞」論壇、學術研討會暨影像展與會人員合影留念。
馬來西亞巴生雪蘭莪金門會館於2月18日舉辦「中華文明與東亞」論壇、學術研討會暨影像展。主辦單位計有:雪蘭莪金門會館、中華文化總會、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馬來亞大學馬來西亞華人研究中心。本場次共舉辦3場講座,邀請了專精於馬來西亞華人文化的3位專家學者進行主題演講。主題以巴生雪蘭莪金門會館為主,以會館文化、先賢歷史、金門風土民情等為主題,提供馬來西亞人瞭解金門地緣文化及會館的歷史、現在與未來。影像展配合論壇當天進行開幕與導覽;展出第一年度影像展相關照片20幅;展出結束後,將本次展覽照片留存於巴生雪蘭莪金門會館。
開幕式首先由雪蘭莪金門會館主席呂清便、中華文化總會秘書長楊渡及駐馬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劉邦全顧問致詞。上午的場次由雪蘭莪金門會館署理主席李錫循擔任主持人,分別由張曉威(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院長)主講「馬來西亞華人與中華文化—傳承與創新」,接著由林德順(馬來亞大學馬來西亞華人研究中心主任)主講「馬來西亞華人鄉團功能探析」;下午場由雪蘭莪金門會館總務許晉福擔任主持人,由江柏煒(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教授兼主任)主講「從僑鄉社會到戰地社會:19—20世紀的金門島」及「《卜吉地而居》影片播放及講解」。論壇過後並舉辦茶敘、影像展開幕暨導覽等活動。
近代金門鄉僑的足跡遍及東南亞各國,如新加坡、馬來半島、北婆羅洲、印尼、菲律賓、越南、泰國、緬甸等地的主要港埠,部份則散居日本、香港等地。在星、馬等國的發展過程中,華僑更是其不可或缺的角色,也將中華文化在海外發揚光大。其中,海外宗鄉會館扮演著海外華僑與僑鄉之間的聯繫,也將原鄉的神祇帶到海外,使之成為信仰中心,雪蘭莪金門會館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前些日子舉辦的雪蘭莪金門會館70周年會慶,就讓我們看到了海外僑親團結向心的精神,及在海外發光發熱的榮耀。
此次「中華文明與東亞」論壇、學術研討會暨影像展,延續了上年度的「中華文明與東亞論壇暨學術研討會」。去年聚焦於中華文明與東亞區域發展之關係;本年度則聚焦於新加坡、馬來西亞等海外華人聚集城市,通過論壇、綜合座談等活動,深入掌握中華文明的全球化經驗及其對東亞的影響,並且建立臺灣與東亞各地華僑華人的連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