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廈經濟發展謝連吉點撥關鍵

前關務署副署長謝連吉應邀抵金開講「如何促進金廈兩門經濟發展」,副縣長吳成典代表陳福海縣長致贈名瓷美酒向謝前副署長致意。(翁維智攝)
為加強促進金廈兩門經濟合作發展,金門縣政府工商發展投資策進會與金門縣商業會昨邀請前關務署副署長、金門縣政顧問謝連吉主講「如何促進金廈兩門經濟發展」,除了用外地人的眼光和佛法的出離心來看金門,謝連吉也就「金廈經濟發展」議題,與地區產官學各界人士進行座談交流與經驗分享。
這場講座由副縣長吳成典偕秘書長林德恭率工策會總幹事王中聖、財政處長許志忠、港務處長張瑞心等局處首長及縣府相關局處同仁出席與會,並吸引金門縣議會議員洪允典、國稅局金門服務處主任石文興、移民署專門委員陳祥麟、高雄關離島派出課課長陳輝國、金城郵局經理黃獻武、山外郵局經理羅志慶、縣商會常務監事李有忠、不動產公會理事長王立邦等各單位代表與地區業者、民眾等近七十位嘉賓與會。
講座於昨日上午9時起在縣府多媒體簡報室展開,由秘書長林德恭為該場講座引言,林德恭說,地區產官學界對金廈兩門的經濟發展都有期待,金廈近在咫尺,前副總統蕭萬長104年在金大談「我看金門的未來」時就說,金廈兩門之間享有兩岸區位的地理優勢,非常適合在「物流」這個領域尋求兩岸合作。
在財政部關稅總局、關務署歷練完整的謝副署長表示,他以外來人的眼光看兩門經濟發展,可能會更客觀,金門地理位置優越,尤其觀光旅遊、商貿旅遊等產業皆極具發展潛力,未來遠景可期。
「把握機會是取決於別人與外部環境,但創造機會則是操之在我的部分」,謝連吉強調,當景氣不佳、兩岸關係不好的時候,正是營造環境氛圍及扭轉劣勢的好時機,廈門獲大陸中央挹注龐大資源,且金門與廈門的政治環境不同,尤其金門有自己的歷史背景環境,不可能完全學習廈門,而且廈門內部競爭嚴重,經濟能量尚未完全發揮,發展模式仍有待商榷。
「廈門的人口密度比高於金門,理論上密度高的地方應該向密度低的地方流動,但事實上從廈門過來金門旅遊的觀光客仍然不夠多,這代表金門的潛力還沒有發揮出來。」謝連吉語重心長的表示,金門的人才很多,資源散落各地,應善用地區生態、民俗、文化及自然景觀等元素加強資源整合與行銷包裝,授予產品生命,並做好土地整體規劃,積極營造環境吸引人才返鄉,尤其碼頭、物流不做好,金門很難發展。
而有關市場腹地不足問題,他也提出金廈可朝兩岸共構腹地,金廈間保稅物流模式則可思考透過互設保稅倉的方式進行對接,建構物流發貨中心。再者,他認為海運快遞目前沒有比較優勢,海運首要加強的是快速通關,其實目前小三通比海運快遞還快,料羅港要加強的是電子化通關及改善港埠場棧空間規劃,並且要落實目標管理,持續不斷改進相關缺失。
身為縣政顧問的謝連吉表示,陸方通關已朝正常化邁進,金門一定要跟進,否則將會吃到苦頭,只要把貨物快速通關環境做好,他願意協助縣府和大陸海關溝通,也願意當志工與縣府合作和地區業者一家家來溝通,協助業者改變觀念想法,尤其與陸方海關談判經驗豐富的他再三強調:「金廈生命共同體千萬要扣住,但主控權一定要操之在我」。
這場講座吸引地區產官學界70餘人出席聆聽,隨後趕到的副縣長吳成典也代表陳福海縣長致贈謝副署長金門「惜福酒」一瓶,感謝謝副署長任內對金門的貢獻,吳成典還不忘打趣說,「酒也是素的」,話語一出立即引來滿場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