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梅玉編織教學 即起報名

金門縣文化園區管理所博物館《親子游藝講堂》邀請知名草編藝術家鄭梅玉老師遠從台東到金門開課,鄭老師一到金門小麥田,忍不住展露創作的慾望,玩了起來!(金門縣文化園區管理所提供)
又到金門小麥熟成的季節!金門縣文化園區管理所博物館《親子游藝講堂》邀請知名草編藝術家鄭梅玉老師遠從台東到金門,除了為金門拼出最美的大地創作,也將藉著「藝游大地‧草木皆情」編織教學活動,開啟小麥草與藺草編織手作課程,創作屬於金門大地特色的手編藝術。
這項由文化園區管理所主辦的「藝游大地‧草木皆情」編織教學活動,4月14日上午9時至12時將在歷史民俗博物館展開,歡迎地區鄉親學子踴躍參加,報名員額40名,即日起開始報名,額滿為止,報名請洽082-351030#205鄭小姐。文管所指出,本於「鄉土出發‧人文化深耕」精神及推動「博物館校園合作」多元教育推廣本職,該所積極延續夢土計劃,期能發揮民俗傳藝傳習精神,同時實踐「文化、教育、觀光、創新」等多方面發展價值,4月14日上午特別邀請鄭梅玉老師假博物館游藝館舉辦「藝游大地·草木皆情」編織教學活動。
鄭梅玉老師是生物老師,從小有雙靈巧喜愛編織的手,在文化志工期間擔任過當時國寶級的黃嬌女士「藺草編織」課程的義工,從此步入其藺草編織的創作歷程。她的作品特色在於將傳統「平面」編織轉為「立體」手法,讓平凡的草編工藝提升上耀眼的藝術平台。
此外,她的作品也不時藉著大型裝置藝術展現高難度的創新技法,而為了呈現作品的真實感,鄭梅玉初期以實地住民生活型態,創作了一系列以原住民為底蘊的精彩作品,多年來她也曾以「與海共舞」等作品榮獲多項手工藝獎。
文管所所長盧根陣表示,此次教學活動機會難得,藉著鄭老師的薪傳,文管所希望能散播金門文創的種子,激盪在地文化創作人才的創作能量,也希望藉多元的行銷,創造屬於金門特色的文化品牌。文管所指出,歷史民俗博物館每日開放時間為上午9點30分至下午5點(每周一休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