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閩南文化協會正式成立 招新會員

金門縣閩南文化協會成立。(前排中為理事長楊再平)(詹宗翰攝)
金門縣閩南文化協會,七日下午二時,於金城鎮公所三樓會議室舉行成立大會。由燕南書院院長楊樹清主持,金門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院長陳益源、金門文化園區管理所所長盧根陣、輔仁大學教授麥青龠及金門各界人士多人與會,見證協會的成立。
創會理事長楊再平指出,從歷史來看,根據大陸學者胡滄澤研究指出,五代時期為閩南文化的形成期。我們現在談的「閩南」這一概念,從金門的角度來看,可分為五個閩南文化圈:一是金門的,一是對岸以廈、漳、泉三地為主的,一是台灣的,另外是南洋閩僑的,還有世界各地的閩南人。全世界的閩南人估計超過五千萬人口,由此可知,「閩南」的歷史和地理演變深廣久遠。
陳益源表示,金門是閩南文化的基因庫,是閩南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核心。在本協會申請成立之前,金門民間一直沒有成立相關的組織,而廈、漳、泉各地早已成立閩南文化協會,雖然金門大學有閩南文化研究所,但未若漳州閩南師範大學成立閩南文化研究院般的規模。盧根陣也表示,希望今後能重拾金門的常民文化,在信仰、民俗、建築諸方面有形或無形的閩南文化,希望藉著本協會的成立,讓更多人認識閩南文化並加以推廣,將閩南文化扎根,讓他人知道屬於金門的閩南文化特色。
閩南文化協會的LOGO以紅色的燕尾、馬背、脊墜的閩南古厝為意象,正彰顯閩南文化的源遠流長,紅色象徵著閩南人熱情好客的傳統美德。這設計亦寓意著協會積極推動海峽兩岸的和諧互動之交流管道,與世界各地閩南僑民敦睦親誼,傳播閩南文化、弘揚閩南精神的辦會宗旨。楊再平表示,金門的文化核心就是閩南文化,協會成立的目的就是搭建成為「官產學民」的閩南文化研究及推廣平台。配合官方的閩南文化政策,結合學者的學術顧問,達到閩南文化的傳承、研究、宣傳、交流的成效,希望未來能有更多人參與。
協會未來將依照會員專長、興趣和意願分成十五個專項工作委員會,包括:閩南文化創意委員會、閩南文化教育推廣委員會、閩南文化傳統信仰委員會、閩南文化民俗文學委員會、閩南文化美食小吃委員會、閩南文化傳統藝術委員會、閩南音樂文化委員會、閩南文化傳播委員會、閩南文化旅遊委員會、閩南民俗技藝委員會、閩南文化志工推廣委員會、閩南青年三創委員會、閩南文化大陸交流委員會、閩南文化國際公關委員會、閩南傳統醫藥委員會等。
楊再平表示,不管是台灣的「新南向」或大陸的「一帶一路」,目標的設定都涉及在南洋的閩南人。透過文化的聯繫更有助於金門未來建設的推動,也可為兩岸的互動做出許多有益的文化貢獻。
第一屆理、監事會,選出理事九名:楊再平、陳宗保、楊詩傳、魏本嵢、蔡遠進、陳長信、吳啟騰、陳宗新、郭金堡;監事三名:蔡佩純、楊智品、翁鈞欽。籌備會主任委員楊再平當選為創會理事長,並任命陳宗保、吳啟騰為創會副理事長,石莉安為總幹事。
另外,為了擴大強化官學產民合作平台,特別還成立了第一屆顧問團,包括:燕南書院院長楊樹清、前金門縣寫作協會會長楊清國,前佛光大學校長龔鵬程、金大人文社會學院院長陳益源、金大閩南所教授劉名峰、師大閩南研究學者江柏煒、李宗翰、輔仁大學教授麥青龠、觀天下文創機構創辦人劉庭祥等,台灣亞太青年學院聯盟創辦人段湘麟、中華海峽兩岸新聞報社長于郁金、金門籍企業家洪啟瑞、台灣好報兩岸好報社長宋智忱等,協助建立閩南文化學術和產業合作及傳播平台。
該協會表示,凡設籍金門認同且有意共同參與研究、學習及推動閩南文化的各界人士,歡迎加入成為新會員及各專題委員會成員。請聯繫電話:0931599134石總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