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處委託團隊調查 保護珍稀翡翠鳥
發布日期:
記者:
許加泰/綜合報導。
點閱率:2,070

金管處委託台大袁孝維教授團隊調查珍貴「翡翠」鳥類資源。圖為斑翡翠。(金管處提供)
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國立臺灣大學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袁孝維教授團隊調查珍貴「翡翠」鳥類資源,保護金門地區翠鳥科鳥種。
金管處指出,該處委託袁孝維教授團隊執行「金門巢洞繁殖鳥類族群動態調查與棲地營造,以翠鳥科鳥類為例」計畫,希望透過調查,探討翠鳥科鳥類在金門可能面臨的危機,並試圖找尋人與鳥類共存的平衡點。
金管處表示,金門擁有非常豐富的鳥類資源,金門也擁有臺灣各地最多繁殖翠鳥科物種的地區,以及許多翠鳥科物種偏好的水域環境,如此豐富且獨特的鳥類資源,需要大家共同努力來維護。其中翠鳥科是金門的一大亮點,擁有臺灣唯一蒼翡翠、斑翡翠穩定繁殖的地方,以及稀有冬候鳥黑頭翡翠固定光顧,每年吸引不少鳥友跨海來金只為一睹其美麗丰采。
金管處表示,根據袁孝維教授研究團隊107年金門全島(含烈嶼)族群調查結果得知,三種留鳥翠鳥數量由多至少分別為蒼翡翠、斑翡翠以及普通翠鳥。根據過去文獻與調查顯示,三種翠鳥都出沒於水域,但蒼翡翠亦會在開闊地活動,例如在農田捕食小型爬蟲類,造成分布較廣也較容易發現;而普通翠鳥可能因體型小而較不易被察覺。調查期間共發現19個翠鳥科巢洞,多數為天然崩塌或海邊土坡,但也發現蒼翡翠與普通翠鳥使用工地堆置的土坡,甚至發現斑翡翠使用排水管繁殖,顯示翠鳥科鳥類可能開始適應部分人工環境。然而,並非所有巢洞都可以成功孕育下一代,約三分之一的巢洞因為天敵或人為干擾影響而繁殖失敗。因此為了改善翠鳥科繁殖環境,金門國家公園根據其繁殖棲地偏好,嘗試整理部分棲地植被及河道,希望拓增翠鳥科鳥類的繁殖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