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榮神經內科支援金醫 及時救援中風患者

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主任王署君(如圖)主掌,每月派遣2位神經內科醫師支援金門醫院,及時救援中風患者。(金門醫院提供)
衛福部金門醫院現與金門縣政府以及台北榮總三方共同經營,台北榮總透過健保署全民健康保險山地離島地區醫療給付效益提昇計畫(IDS計畫),補足金門醫院神經內科醫師需求,由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主任王署君主掌,每月派遣科內2位神經內科醫師支援金門醫院,24小時待命,讓金門有需要會診神經內科的病患得以即時接受專科的會診醫療,目前輪值的為施彥丞醫師。
金門醫院表示,根據康健108年的報導,台灣每年有3萬名中風患者,每17分鐘就有1人發生腦中風,腦中風患者每44分鐘有1名死亡。搶時間就是救大腦,使中風者能降低嚴重殘障與失能。每早15分鐘治療,即可增加4%康復機率。若是無法及時送醫治療,恐加深失能及死亡風險。
但台灣腦中風患者及時就醫治療率只有3%~4%,96%患者未能立即就醫的原因為何?因為民眾對於腦中風徵兆的認知不足,且病患多是年長者,以為只是年紀大短暫的四肢無力,或是過度疲勞而產生的頭暈、手麻。往往第一個反應是「休息一下就會好」,或是等家人回來幫忙再去醫院,甚至認為拿針剌一下就會好的民間傳說,延誤送醫時間。年紀愈大愈怕去醫院,但腦中風多發生在年長者,即使80歲以上中風患者,只要在3小時內就醫,就有機會接受腦中風的靜脈溶栓治療。
金門醫院指出,腦中風可分為缺血性腦中風及出血性腦中風,在台灣有8成患者屬缺血性腦中風,發生原因為腦部血流受阻引起腦部缺氧、缺血,造成暫時性或永久性腦功能損傷,腦部缺血的時間一旦超過3至6小時,腦組織之損害往往已定型而造成永久性腦損傷。
金門醫院表示,缺血性腦中風之「靜脈血栓溶解治療」即是於腦部缺血發生之3小時內於患者的靜脈注射血栓溶解劑,將阻礙血流之栓塞溶解,使血液恢復流通。如果缺血性腦中風患者及時送醫接受靜脈血栓溶解劑治療,將有4成患者減少腦損傷機率,甚至恢復到正常功能。然而,「靜脈血栓溶解治療」亦有增加出血之風險(腸胃出血、尿道出血、顱內出血),故其施打與否需經神經專科醫師評估後,與患者及家屬討論後決定。
衛福部金門醫院現與金門縣政府以及台北榮總三方共同經營,衛生福利部醫事人員養成計畫培育的神經內科金門醫保生目前仍在受訓階段,在其未返回金門醫院服務前,台北榮總透過IDS計畫補足金門醫院神經內科醫師需求,當發生神經科急症如腦中風時,民眾可經由急診會診神經內科,台北榮總神經內科將24小時為金門民眾的健康把關,鄉親若有上述中風症狀時千萬不要輕忽,以為休息一下就好而延誤治療,應儘速至金門醫院就醫,及時接受治療。
金門醫院表示,觀察是否腦中風,請記住「臨微不亂」口訣(英文版為FAST:Face、Arm、Speech、Time):「臨」時手腳軟:單側手腳無力,或單側舉不起手腳(Arm)。「微」笑也困難:臉部表情不對稱,或嘴角歪斜(Face)。講話「不」清楚:口齒不清或無法表達(Speech)。別「亂」快送醫:看到以上其中一種徵兆,立刻記下發作時間,通知119緊急送醫(Time)。只要發生以上情況其中一種,且持續幾分鐘,記得「三不一要」:「不」要驚慌,「不」要先休息一下,「不」要等家人回來,「要」立即打119。
金門醫院提醒,預防勝於治療,擺脫中風之危險因子可從兩方面下手:一、慢性病管理:三高(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患者發生中風的風險約為一般民眾的2倍,務必遵從醫囑規律檢查血壓、血糖與用藥治療。另,約9%的腦中風與心律不整(如心房纖維顫動)或其它心臟疾病有關,應尋求醫療專業建議與治療。二、生活管理:戒菸、節酒、健康吃、規律動、控體重、好睡眠,不僅讓人遠離腦中風的威脅,也是杜絕其他慢性病的通則,更是健康長壽的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