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國民體適能檢測 助民眾了解體能狀況

發布日期:
記者: 許峻魁/金城報導。
點閱率:1,605
體適能檢測,鎮長李誠智(左)也下場測試。(許峻魁攝)

體適能檢測,鎮長李誠智(左)也下場測試。(許峻魁攝)

金門大學體育室於日前在金城鎮公所辦理「教育部體育署國民體適能檢測」,吸引不少民眾利用洽公的空檔時間,花一點點的時間來進行自我測量,以便了解自身體能狀況,作為未來在改善以及強化個人體能的重要依據。
金門大學承接教育部體育署的「健康i台灣」計畫,於日前的上午九時開始,在金城鎮公所一樓大廳空間,辦理一場「國民健康體適能檢測」,而該場次的體適能檢測活動,主要是以年齡在二十三歲以上至六十四歲以下的鄉親為主要的受測對象,承辦單位藉著邀請民眾來自我檢視一下自身體適能狀態,達到宣導民眾重視自我健康的目的。
金大助理教授,體育室組長蔡佈曦表示,該校體育室辦理體適能檢測的目的,主要是希望增進縣民的健康,除了金城鎮公所之外,還將巡迴金湖鎮公所、金門縣政府等單位。檢測項目包含有「身體質量指數」評量個人體重是否適當、「腰臀、圍臀」可評估腹部肥胖及心血管疾病罹患率危險因子;「肌力及肌耐力:一分鐘屈膝仰臥起坐」、「柔軟度:坐姿體前彎」及「心肺耐力:三分鐘登階」等五大項目,這些都是基本的身體組成的重要能力,一場測試只要花費每人大約二十分鐘左右的時間就可以完成。而且若是體適能狀態良好的話,在日常生活就會較有活力,反之如若是檢測狀況顯示不佳者,現場也有專業的提升體適能訓練建議,可以提供給縣民參考。
體適能可視為一個人的身體在適應生活與環境(例如;溫度、氣候變化或病毒等因素)的綜合能力。體適能狀態好的,在日常生活或工作從事體力性活動或運動,會有較佳的活力與適應能力,且不會輕易產生疲勞或力不從心的感覺。隨著科技不斷地進步過程當中,人類身體活動的機會也慢慢變少,加上營養攝取管道逐漸多元與增加,工作與生活壓力和休閒時間相對增加,也讓每個人更加感受到良好體適能和規律運動的重要性。
而體適能檢測的重點項目,像是測量心肺耐力、肌力與肌耐力、柔軟度、身體組成(身體脂肪百分比)等項目,正好就是一般人要擁有健康體能的四大要素。人的體能衰退的話,對自身生活上會有所影響,像是若隨著年紀增大,如果體能很差,會導致不足以應付日常活動所需,進而變得無法獨立生活,造成生活品質低落;另外體能的衰退與缺乏運動息息相關,所以說缺乏運動也是危害健康的重要危險因子。
所以體適能的檢測,正好可提昇民眾對自我體能狀況及適當運動重要性的認知,進一步還能培養規律運動的習慣,促進個人的健康體能狀況,隨之提高生活品質,並減少因缺乏運動而產生之退化性或慢性疾病的發生,延長健康的壽命;此外,若民眾都能夠重視體適能狀況,隨時檢視自我體能現況,保有健康的話,更可以節省醫療支出,減少中高年齡人口對社會及家庭的負擔;對於年輕人而言,也可以有充足的體力來適應日常工作、生活或讀書,同時有助於各方面的均衡發展,此外重視體適能的民眾,也會養成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以及習慣的。
活動的現場,洽公民眾來來往往,不少人在金大學生們的介紹下,也特別撥冗自我測驗一番,希望能透過專業的測驗來了解一下自身體能的強弱程度,不少民眾自嘲,許久沒有運動,不但筋骨僵硬,在登階測試中,也有不少人氣喘吁吁。但有些受測民眾事後表示,了解自己有那些不足之處後,會抽時間加強運動,強化自己的體能狀態。
金城鎮長李誠智也特別參加檢測,他說,當他得知金大爭取到體育部的體適能計畫後,希望借用鎮公所場地讓洽公民眾檢測,藉以讓民眾了解自身健康狀況,他認為相當有意義,可以從中知道自己身體狀態,才可以做好妥善的訓練計畫。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