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防災教材教具種子教師培訓 夫子充電

發布日期:
記者: 詹宗翰/金城報導。
點閱率:2,637
「防災教育教材教具巡迴推廣種子教師培訓」研習,延請苗栗西湖國小校長林國正等人擔任講師,和參加研習的教育工作者分享防災知識與防災教具的使用。(詹宗翰攝)

「防災教育教材教具巡迴推廣種子教師培訓」研習,延請苗栗西湖國小校長林國正等人擔任講師,和參加研習的教育工作者分享防災知識與防災教具的使用。(詹宗翰攝)

為建立學童防災意識,金門縣教育處昨(24)日舉辦「防災教育教材教具巡迴推廣種子教師培訓」研習,特別延請苗栗西湖國小校長林國正與獅潭國小校長吳素玲,及本縣防災教育輔導團王紫芳組長擔任講師,讓縣內中小學以下教師學習運用防災教育的教材教具以回校推廣。
本項研習課程假金門縣國教輔導團舉行,上午的課程由林國正校長講述防火教育及教具示範,下午由吳素玲校長講述地震的防災教育,最後由王紫芳老師講述風災防災教育。
教育處表示,本縣自106年起開始積極研發、購置防災教育教材教具,在部分學校與活動推廣陸續獲致成效,109年度將擴大辦理「防災教育教材教具巡迴推廣計畫」,為了協助各國中小教師推廣防災教育課程,充分瞭解並多加利用縣內教材教具資源,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與動機,特辦理本次「防災教育教材教具巡迴推廣-種子教師培訓研習」,課程中陳列多項火災、地震、風災教材及教具,並邀請專業師資現場示範教具操作及教學演示,指導教材教具在教育現場的應用方式與教學目標,協助教育人員更有方法、更有效的推廣防災教育課程,以提升教學成效。
林國正表示,金門縣應是全國防災教具推廣走在前端的縣市,除購買現有教具之外,金門縣的老師們還會將教具轉化自製成幼兒版的,防災教育繪本「榕樹兄弟與風怪」於去年獲得全國的特優,今年更有一本串聯火災教育的參考書「防災小英雄-火災篇」。在昨日的研習中,林校長即以「防災小英雄-火災篇」這本繪本製作教具、設計學習單,讓學童能跟著學習。
林國正指出,火災的危險在於火焰、濃煙、高熱,濃煙裡的一氧化碳會使血液中的含氧量過低,許多在火災現場死亡的人,多死於濃煙嗆暈,濃煙通常也具高熱的特性,因此危害生命安全。
林國正表示防災教育應是以判斷原則的教育,取代標準答案的訓練,他舉俄羅斯六歲男童在火災時企圖救爺爺結果祖孫雙亡一事為例,表示防災教育應教自救優於救人、求生優於逃生。發現火災時,謹記「小火快跑、濃煙關門」的原則,以及垂直逃生、水平避難的應變原則,將可使生存機會大增。在火場有所謂的RACE緊急應變原則,R即救援撤離,將住民移出著火的區域;A代表立即通報,啟動警報及警示周邊的人;C是侷限火煙,人員撤離起火的住房,立即關上房門,將火煙侷限在某一個區域,以利人員疏散;E為初期滅火或疏散,使用滅火器或室內消防栓進行初期滅火,如果無法撲滅,應立即進行疏散。以上必須依不同災害情況、不同的火源位置大小來判斷,調整較合適或同步操作的順序。
林校長以「防災小英雄-火災篇」設計教具,將書裡的防災小知識以九個立方體呈現,讓學童拼圖拼出來。也以玻璃屋現場演示火災發生時,以門隔絕濃煙的房間,將可有較久的救援時間。住警器會在室內溫度異常升高時啟動,讓室內的人能因應逃生,不過更重要的是平日就得建立起機構逃生計畫-「1216家庭逃生計畫」。這份計劃,需盡早研擬,並為機構的人所熟悉,讓機構裡的人知道災害發生時的疏散路徑,疏散後到哪集合。在機構裡需要一個相對安全的房間,二個暢通的逃生出口,一個屋外集合點,以及至少六個月演練一次。
「火災避難是立即疏散,而地震避難是就近避難」,吳素玲細數台灣百年來規模較大的地震,指出台灣位處環太平洋地震帶,全島的主要地震帶有三,分別為西部、東部、東北部地震帶,頻繁的地震使民眾對於這方面較具優患意識。我們常用「趴、掩、穩」的口訣教小朋友避難,同樣地震頻繁的日本則是教小朋友學西瓜蟲般蜷曲起身體就地掩護。
吳素玲指出,地震對於在建築物裡的人的危害來自建築體的耐震係數低,高箍筋數的建築會較低箍筋數的建築來的安全。吳素玲表示,及時警報系統為輔助,唯有提升建築耐震結構,才能提升地震防災能力。「防災教育不容易,但值得努力,善用知識的力量,免於災害的危難」,吳校長以此和參加研習的教育工作者互勉,以教育為維護大家的安全盡心力。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