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古蹟觀德橋施工不當 文化局限期恢復原貌

發布日期:
記者: 李增汪/綜合報導。
點閱率:2,082
字型大小:
縣定古蹟觀德橋因施工不當,文化局於昨日召集相關單位及施工單位現地會勘。(文化局提供)

縣定古蹟觀德橋因施工不當,文化局於昨日召集相關單位及施工單位現地會勘。(文化局提供)

縣定古蹟觀德橋因施工不當,近日受到民眾高度重視與關心,金門縣文化局即於昨日召集金門縣文資防護專業服務中心、工程承辦單位金沙鎮公所、規劃設計單位(鴻邁工程顧問公司金門分公司)及施工單位(亮霆營造有限公司)現地會勘,研議後續處理方案,決定以最快速度及最佳方案恢復古蹟原貌。
金門縣文化局係於9月16日例行的古蹟巡查時發現,觀德橋橋墩石獅周邊被混凝土覆蓋,即要求金沙鎮公所請規劃設計單位(鴻邁工程顧問公司金門分公司)及施工單位(亮霆營造有限公司)立即停工。
文化局指出,本次會勘,要求金沙鎮公所儘速責成規劃設計單位將恢復古蹟原貌之設計準則,以及施工方法送交文化局,再由文化局組成專案小組審議,同時亦強調,工程開發行為與文資保護並不衝突,只需提前將設計準則及施工方法,依文化資產保存法第34條︰「營建工程或其他開發行為,不得破壞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及聚落建築群之完整,亦不得遮蓋其外貌或阻塞其觀覽之通道。」審議通過,即可施作,用以確保古蹟不受影響。除可如期完成工程之外,亦責成規劃設計單位將恢復古蹟原貌之設計準則及施工方法以最快速度提出最佳方案,同時也請規劃設計單位考量人車動線之安全性,以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文化局也表示,事後也將聘請熟諳文資法的學者講授相關法規,邀請各鄉鎮公所及縣內各局處室施工單位及規劃設計單位與會,以實際案例解說,建立並完善有關開發行為與保護金門古蹟及歷史建築等重要傳統建築之機制。
本縣目前有241處具文資身分之傳統建築,也會請建設處將其座標位置,委商承作,標示於本縣地理資訊系統之圖層內,讓各局處施工或於規劃設計時,均可查詢開發周邊有無古蹟或歷史建築,期盼大家共同努力,以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縣定古蹟觀德橋位於金沙鎮高坑鄉村郊,橫跨在阡陌小溪上,係清道光卅年武德騎尉蔡行猷所創建,距今已有156年歷史,是金門唯一保存較完整的一座清代石橋,為舊時官方文書傳遞、官民往來之要道,古有「官道」之稱,今日從地面上所留下的一些遺跡,如牌坊、墓道碑、古橋樑等,仍約略可見其路徑。於觀德橋古蹟位址,鄉親可以看到尚有一對石獅、蓮柱、石碑等遺跡。
文化局強調,將戮力守護古蹟舊觀,希望透過各種不同的管道或是各種不同的聲音,轉化為金門文化建設上的力量,得到民眾普遍的參與與支持,也期盼積極借用此次專業而寶貴經驗,能夠在未來的推動上獲得實質的效果,對於金門未來文化資產的走向是非常重要的。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