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兒童健康 北榮主任級醫師支援金醫

台北榮總兒童醫學部心臟科主任李必昌(上圖)、前台北榮總兒童醫學部神經癲癇科主任張開屏(下圖)支援金門醫院,為金門的孩童看診。(金門醫院提供)

台北榮總兒童醫學部心臟科主任李必昌(上圖)、前台北榮總兒童醫學部神經癲癇科主任張開屏(下圖)支援金門醫院,為金門的孩童看診。(金門醫院提供
為了讓小小病童不必來回奔波、減少家長的壓力,衛生福利部金門醫院與臺北榮民總醫院兒童醫學部長年合作,每個月分別開設兒童心臟科和兒童神經癲癇科專科門診,由台北榮總兒童醫學部心臟科李必昌主任,前台北榮總兒童醫學部神經癲癇科張開屏主任看診,為金門離島的孩童服務。
金門醫院表示,一般大眾對於兒科的認知,多半是打打預防針、看看發燒感冒,然而兒科既不是縮小版的大人、而是一個特別的專科,兒科下面更有專門的次專科:如新生兒科、兒童感染免疫科、兒童腎臟科、兒童腸胃科、兒童心臟科、兒童神經癲癇科、兒童遺傳代謝科等等,兒童內科學之外諸如眼科、牙科、身心科等也都是有兒科的專門學科,可見兒童的醫療學科如此博大精深而且專門。
但是近年來兒科醫師人力普遍缺乏,包含許多地區醫院也無法擁有完整的次專科醫師,金門地處邊陲,離島偏鄉的人力尤其缺乏,病情特殊的病童,常常就需要舟車勞頓、往返大醫學中心就醫治療。
李必昌醫師是台北榮總兒童心臟科主任,醫療專長是小兒心臟科、一般兒科、新生兒科、兒童急救加護醫學。張開屏醫師醫療專長則是兒童癲癇、小兒腦神經疾病、一般小兒疾病、過動症、行為問題、兒童頭痛、動作障礙、發展遲緩,兩人每個月都來金門醫院支援兩個診次。
金門醫院表示,這幾年來從金門醫院和北榮兒醫部合作診治病人不斷,兒童先天性心臟病,就是需要特別照顧的病人:法洛氏四合症是最常見的發紺性先天性心臟病,整體來說病人會有肺動脈狹窄、右心室肥厚、心室中膈缺損以及主動脈跨位,隨著醫療的進步,大部分這類病人可以在一歲以內接受完全矯正手術,然而病童依照疾病的嚴重程度會有不同的表現,有些甚至需要出生即接受手術或心導管治療,較輕微穩定者也需要在矯正手術前,在兒童心臟科醫師定期追蹤。
金門醫院舉例,小羽(化名)一出生即診斷法洛氏四合症,之後規律在金門醫院治療追蹤,並在11個月大轉到台北榮總由小兒心臟外科吳飛逸醫師執行完全矯正手術,術後在兒童心臟外科、兒童心臟科和兒童重症科團隊共同用心照顧下,術後恢復良好,住院二十幾天順利出院回家。因為金門醫院和台北榮總兒醫部的合作,能讓病人照護不中斷、轉院也能立即掌握病情,給予最好的治療。
另一位小可(化名)有心律不整的問題,在金門醫院給李必昌主任診治,二十四小時的心電圖診斷出心室上心搏過速,可以考慮做電燒。因此小可轉至台北榮總兒童醫學部,使用3D立體定位的方式,利用電腦運算導管的電磁場變化,畫製並定位出心臟的立體結構並找出心律不整的病灶。傳統的心導管需要靠像照X光一樣反覆照射、以確定導管和病灶位置,使用3D立體定位執行心律不整燒灼術,可以減低輻射劑量,甚至能達到零輻射即完成治療。而心導管的電器燒灼術僅需在鼠蹊部打針置放管路即可執行,術後恢復快,隔天即可下床。許多家庭過去怕治療耽誤工作、課業,往往拖延治療,心導管治療住院時間短,術後也可以在金門追蹤,大大減輕家庭的負擔。
金門醫院表示,許多小病人藉由這樣雙向轉診治療服務,病童能夠一開始在金門醫院診斷,進一步轉至台北榮總兒醫部團隊治療,出院後又能就近在金門醫院追蹤,雖然地處離島也能得到專業不間斷的治療,守護金門孩童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