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晚喝酒隔天開車上路 駕駛酒測仍超標須受罰

金城分局加強夜間酒測攔檢,呼籲民眾關心自己和別人的安全。 (金城分局提供)
你酒醒了嗎?注意!晚上喝酒,隔天早上開車上路仍可能被查出酒駕。金城鎮一名駕駛於前一日晚間8時在自家飲酒至9時許,於隔日清晨開車外出買早餐,因為開車忽快忽慢被金城警分局員警攔檢測出0.26mg/l的酒精濃度,警方依刑法公共危險罪移送偵辦。
金城分局金城派出所員警是於10日清晨4時許,於金城鎮城區執行轄區巡邏勤務時,在北堤路段發現一自小客車行駛時跨越雙黃線且行車速度忽快忽慢,顯然已嚴重影響其他用路人安全,因此加以攔查,發現該駕駛身上有濃厚酒味,經施以酒精濃度呼氣檢測值為0.26mg/l。
這名朱姓駕駛告訴警方,他是前一天晚間8時在自家飲酒至9時許,於隔天清晨開車外出買早餐,本以為前一夜所飲酒精應已代謝完,誰知仍被測出0.26mg/l的酒精濃度。
金城分局表示,許多酒駕者存有僥倖心態,以為睡一覺或大量喝水,精神變好就代表體內沒有酒精,事實上喝酒後24小時內,判斷力、專注力、肌肉協調性都會變差,進而影響駕駛的反應,造成行車危險,為了維護清晨時段工作者及早起晨運的民眾安全,警方仍會持續執行凌晨深夜時分酒後駕車的攔查取締工作,呼籲駕駛人切莫心存僥倖。
據財團法人台灣酒與社會責任促進會的調查,發現儘管有近9成的民眾知道隔夜醉這個名詞,但卻有高達5成民眾對隔夜醉有錯誤認知,包括吃解酒藥可以避免隔夜醉,或是認為睡一覺醒來就可以開車等等。
根據警政署統計,104年全台酒駕肇事件數總計6658件,逐年遞減,109年僅剩4091件,降幅高達38.6%;不酒駕已成為全民運動,但下一步是要釐清觀念,避免民眾在自認安全的情況下,反而成為酒駕肇事的高危險群。酒駕零容忍也就是要提醒大家開車不喝酒,喝酒不開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