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存之道向下紮根 林務所攜手多年國小師生植樹造林

林務所與多年國小結合假新前墩村郊辦理植樹推廣活動。(陳麗妤攝)

師生在慈心基金會及林務所帶領下,以「水源寶育盆」種植600株新樹苗,期待林木順利長大成林,嘉惠學校及社區。(陳麗妤攝)

師生在慈心基金會及林務所帶領下,以「水源寶育盆」種植600株新樹苗,期待林木順利長大成林,嘉惠學校及社區。(陳麗妤攝)
金門縣林務所持續進行造林工作,於新前墩村郊(金沙鎮沙東劃段371號)辦理植樹推廣活動,並邀多年國小140位師生到場參與。在慈心有機發展協會總監程禮怡和林務所員工指導下,大手攜小手合力種下600株新樹苗。林務所表示,期藉和學校合作方式,自幼紮根愛樹、護樹之觀念,並且一起紀錄林木生長,了解林木生存之道,為學校及社區打造綠帶森林,未來綠樹成蔭能傳承及保護新生代。
延續今年植樹節活動,縣長楊鎮浯率領400位軍民學子,以「水源寶育盆」種植1225株林木。此次植樹推廣活動,多年國小師生同樣以「水源寶育盆」進行植樹,而在活動之前,從幼兒園到六年級,每位師生展開行前培訓和學習,認識「水源寶育盆」植樹之功用,順利完成植樹工作。
林務所也藉此次活動與多年國小合作推廣植樹地點,位處新前墩村郊至學校間一衰退林地,由於土質鬆軟,植被豐富,但因乾旱及水分供給不易等問題,以致喬木類植物多已枯損。而林務所今年植樹月活動,與慈心基金會及和泰汽車合作預定造林24,200棵樹,總面積達12公頃,除了選擇海岸及過往造林成效較差的地方外,也希望經由與社區及學校的合作,評估未來擴大造林及其他森林經營計畫的參考。
林務所鐘立偉所長也說,在氣候變遷下,烈日、強風、少雨及土壤貧脊下讓離島林業經營越顯困難,藉由各方資源的帶入,讓林務所同仁願意運用新型造林技術及觀念是今年的首要目標。故今年度造林工作自1月迄今,已達年度造林目標約60%,苗木持續健康成長,但初期造林檢核至少要三年時間,後續管理比種植更為重要。今天和多年國小師生一起植樹600棵新樹苗(桃花心木、樟樹及相思木各200棵),期待未來長成大樹後,傳承並能庇蔭及保護新生代。
多年學子對於農田農事也許不陌生,但絕大部份的學子皆是第一次種樹。學子頭頂烈日,樂在其中,兩兩合作亦或師生一起分組進行,從幼兒園到六年級,人人參與完成植樹任務,十分有成就感且開心不已。為此,多年國小總務主任楊恭榮表示,多年國小鄰近林務所及農試所,林業、農業學習資源豐富。此次,非常榮幸能夠參與林務所植樹推廣活動,讓140師生走出教室親臨植樹地點,動手為自己生長的土地種下一株株新樹苗。
楊恭榮也形容,雖然學校的學子對於農田並不陌生,但相較於早期的學生而言鮮少有實際耕作的經驗。此次,由幼兒園到六年級每位學生,把教室移到戶外,有別於過往自課本或影片中照本宣科的學習方式,在實際操作中學習,即使是植樹初體驗,仍讓學子印象深刻且收穫豐富,並且拉近自己與生長的土地的關聯。
林務所造林課李振綱課長也說明,目前為金門適合造林的季節,今年整個植樹工作自一月即開跑,並持續進行各項造林及植樹推廣活動。林務所也於活動前一天到多年國小進行「水源寶育盆」使用的勤前教育,老師們專心討論並踴躍發言詢問,甚至錄下栽植過程,作為學童教育課程,在完整的前置準備下,昨日師生種植過程迅速確實,林務所後續將持續邀請學童參與養護工作。
李振綱也說,此次藉由多年國小合作在造林地上植樹,帶領小朋友從親手種樹的過程中,了解為何要種樹,以及種樹之後要如何照顧,期能自幼培養愛樹、護樹的觀念,紮根「森」存之道。
李振綱也補充指出,植樹地點原就是造林地,但存活率不高。在和泰汽車贊助以及慈心基金會協助下,在他處嚴峻土地試以「水源寶育盆」造林,經實測能有效提高存活率,故希望移植此方式到該造林地上,讓林木能順利長大成蔭,嘉惠社區以及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