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治療乾癬頑疾 北榮協助金醫引進生物製劑

北榮皮膚部主治醫師李政源鼓勵患者積極治療,避免進一步引發關節炎或其他系統的發炎。(金門醫院提供)
金門醫院長期與台北榮民總醫院合作,多年來由台北榮總皮膚部主任張雲亭及主治醫師李政源,於每週一至金門醫院輪流支援門診。為解決金門地區長期以來皮膚乾癬患者之病痛困擾及在地醫療資源不足問題,金門醫院在台北榮總協助下,已特別自台灣引進乾癬生物製劑至部立金門醫院,為諸多乾癬病患提供積極性治療,成功協助患者減輕多年宿疾困擾,並可免除患者原本需親至台北榮總進行治療之時間、交通與金錢成本,為金門地區乾癬病患帶來一大福音。
台北榮總皮膚部張雲亭主任指出,乾癬亦有人稱之「銀屑病」或「牛皮癬」,為一種常見的全身性慢性發炎的疾病,在台灣乾癬的盛行率約0.2-0.3%。乾癬患者容易在皮膚多處反覆長出隆起的紅色脫屑斑塊,且發病後多數無法完全治癒。乾癬患者可能因為病灶搔癢造成不適,更常因為皮疹長在暴露部位影響外觀,或是被不知情的民眾誤認為是傳染性的皮膚病,對患者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與社交的困擾,進而影響生活的品質。此外,部分乾癬病人還會合併乾癬關節炎,造成關節發炎腫脹,甚至變形,而嚴重乾癬性關節炎患者,更可能全身關節痠痛不已,連擰毛巾、上廁所姿勢變換等等日常動作都無法進行,影響生活甚鉅。
台北榮總皮膚部主治醫師李政源說明,乾癬的治療分別為局部外用藥膏治療、照光治療,以及全身性藥物治療,如口服免疫調節劑或生物製劑注射。然而金門當地無照光設備與人力,其生物製劑治療的種類也少,中重度乾癬病患治療上的選擇遠比台灣本島來得少。且中重度的乾癬患者,往往需要口服免疫調節劑的治療,而這些治療也需要長期的追蹤與抽血監測,是一般地區診所較難處理的部份。
張雲亭主任與李政源醫師表示,曾有不少的金門乾癬病患反映,礙於金門治療的困境,許多患者甚至需定期飛至台灣才能有獲得較新的藥物治療(如生物製劑),其所花的時間以及金錢成本也高。張主任及李醫師並注意到曾有嚴重的乾癬患者,無畏夏日炎熱,為了躲避外人特殊的眼光,仍然全身包裹長袖衣物。
在張主任與李醫師的共同努力之下,針對嚴重的乾癬與乾癬性關節炎的患者,積極給予病人治療,已幫許多位配合良好的乾癬患者,申請到了健保給付的生物製劑,目前治療效果良好。甚至也有病患,原先固定需要飛至台灣施打生物製劑,在多方共同努力之下,將原先在本島申請到的生物製劑,移轉到部立金門醫院施打,讓乾癬病人的治療更為便利。
張雲亭主任認為「照護不應有城鄉差距」。希望在衛生福利部、部立金門醫院、金門縣衛生局及台北榮民總醫院的四方合作下,能持續提升慢性皮膚疾患的照護能量,並將盡力提供充裕與先進的醫療資源,為金門的乾癬患者減輕病痛,並免於被歧視的眼光,讓生活重獲健康。
李政源醫師特別提醒,乾癬雖然是慢性皮膚疾病,但並不是絕症,也不會傳染,請民眾用一般的眼光對待乾癬患者。或許患者的皮膚疾病已經很久,且控制不良。但目前藥物已進步許多,有越來越多治療效果很好的藥物可進行積極性治療。美國皮膚科醫學會也已經將乾癬的治療目標逐年提高,甚至有患者能達到幾乎看不見病灶的治療目標。請一般乾癬患者千萬不要輕易放棄治療希望,好好跟醫生配合,相信一定能看到未來的曙光。也提醒患者若確診為乾癬或乾癬性關節炎,務必與醫師配合積極治療,切勿遍尋偏方或另類療法。將乾癬控制好,除了能擺脫旁人歧視的眼光,更能避免進一步引發關節炎或其他系統的發炎,脫離癬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