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當前 文化園區開放線上數位平台

文化園區和中央研究院攜手合作下推動「開放博物館」共享數位平台,展出90件數位調查研究之藏品。(文化園區提供)
518為國際博物館日,但疫情當前,配合防疫金門歷史民俗博物館閉館,不過,仍在文化園區和中央研究院攜手合作下推動「開放博物館」共享數位平台,金門歷史民俗博物館也在其列,文化園區管理所歡迎學子停課在家,鄉親假日或遊客透過線上平台,透過網路悠遊線上博物館,在家防疫不防「藝」。
「開放博物館」,為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耗時2年打造的線上策展平台,設置有2021博物館日(2020博物館日活動、掌心上的數位宇宙)、主題園區(COVID-19數位展示館)、展覽(123件),藏品(十四餘萬件),同時也配合活動辦理518國際博物館日:挖寶挑戰賽,從「開放博物館」平台,匯聚來自各地博物館的典藏和展覽中挖寶。文化園區金門歷民俗博物館,也以90件「金門恩主公」胡璉將軍巡視金門之數位掃描影像,參與此次開放博物館活動,歡迎鄉親在防疫當前、學校停課之際,可以透過線上博物館的各項資源持續藝文之學習。
文化園區管理所表示,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International Museum Day ),今年主題為「博物館的未來:復甦與新象」(The Future of Museums: Recover and Reimagine),廣邀各界人士一同探索當前社會、經濟及環境挑戰下的未來展望,並創造、想像、分享文化機構創造價值的務實作法與創新商業模式。而金門作為文化部認證的離島唯一公立博物館,疫情期間也首度與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合作,參與「開放博物館」,亦是離島第一所參與的博物館,並特別和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及全台博物館進行線上大串聯,共同以網路為主的線上博物館,陪伴大家在家防疫不防藝。
文化園區管理所也說明,此次「開放博物館」為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耗時2年打造的線上策展平台。持續集結國內博物館、文化機構與民間藏家,珍貴典藏匯聚於一站。無論機構型態大小或民間藏家,皆能於平台上自由使用自身與他人的藏品,也從自己的觀點出發,搭配多種策展模組,進行數位策展,並賦予原有內容新生命。
而此次,金門歷史民俗博物館安排以107-108年文化部補助「金門歷史民俗博物館胡璉將軍文物普查盤點數位化暨調查研究計畫」的數位化典藏成果為優先,推出90件「金門恩主公」胡璉將軍巡視金門之數位掃描影像,期以推廣金門數位典藏外,亦促進台金兩地有關典藏研究與教育,珍視戰後歷史資產。
文化園區管理所也說明,文化園區自105年起逐步推動數位資產典藏發展,積極透過系統性地展開文物數位化工作,以發揮博物館典藏和傳承任務。金門歷史民俗博物館目前配合防疫政策閉館中。不過,期望透過「開放博物館」的合作及網路博物館串聯,在防疫期間,提供鄉親、停課在家學子以及民眾,以不同的方式體驗探索平台中各類的博物館及豐富的資源,並期藉以推動博物館數位轉型,歡迎各界利用與欣賞線上藏品,徜徉文物的數位時空。
有關此次線上博物館活動,民眾可以上網洽中研院「開放博物館」活動網站瀏灠體驗,https://openmuseum.tw/或文化園區管理所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kmcpao連結。
文化園區管理所也指出,金門歷史民俗博物館目前配合政府防疫閉館中。正常開館時間為每週二至週日(週一休館)上午9點至下午5點,金沙親子圖書遊藝館為每週五、六、日,上午9點至下午5點,民眾可以電話或至文化園區管理所粉絲專頁查詢相關訊息,電話082-351032,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kmcp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