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城衛生所面對高齡社會 向鄉親說明長照智慧化

金城衛生所辦理高齡友善城市及社區計畫活動,邀請國立金門大學健康護理學院院長翁瑞宏走入社區開講長照服務智慧化的應用。(金城衛生所提供)
金城衛生所辦理國民健康署一一○年整合性預防及延緩失能照護服務計畫—子計畫高齡友善城市及社區計畫活動,邀請國立金門大學健康護理學院院長翁瑞宏走入社區跟民眾談談長照服務智慧化的應用,以降低人工照護上的缺失,同時降低照顧者心理與生理負擔;而且,迎接人工智慧與健康照護的結合及樂齡生活的應用,真正替長者解決問題、讓他們能安享晚年生活和幸福。
當今醫療科技與技術的進步,人們平均壽命不斷延長,將來全球六十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預估將持續攀升至百分之二十一點一。翁瑞宏指出,人口高齡化已成為全球趨勢,在台灣高齡化的速度,更高於全球平均,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推估,台灣已於一九九三年成為高齡化社會,推估將於二○二五年邁入超高齡社會,六十五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率達百分二十。
金門縣截至去年底,全縣老年人人口數二萬三十九人,佔全縣總人口數的百分之十四點二七,顯示金門已進入高齡化社會,有許多老人福祉與服務,需要老人保護伙伴及網絡單位協助,一起協同建構金門長者更安全的安全網,同時有些工作需透過會報討論和解決有關問題,並增進彼此瞭解協力,提供積極與完整的服務。
隨著老年人口的平均年齡越來越高,人口老化與少子化的趨勢,使得協助照顧長者之長照服務人力不足的情形日趨嚴重;而且,近幾年少子化的趨勢,更造成現在人口扶老比例不斷的上升,如今每七個人當中就有一名老年人,平均每個年輕人就需扶養一位長者。因此,促使智慧科技於長照服務領域之應用更顯迫切與需要,世界衛生組織於二○一五年健康與老化報告中積極倡導之健康老化、在地老化及活力老化理念,開創我國長照服務的新境界。
翁瑞宏指出,目前人工智慧與物聯網技術之快速發展,讓科技導入於現實的日常生活中,且讓長者可以在地健康的老化,當一位正常老化的長者也是需要在生活上的食、衣、住、行、育、樂相關的配合,當照顧者無法配合時,使用人工智慧科技,電腦(機器人)透過學習讓它們具有智慧,來協助解決人類各種問題,讓長者生活更便利且慢慢融入生活當中,以緩解人力資源短缺、降低成本、提升服務品質。
現今,在健康照護機構與相關的產業的合作下,已發展出許多智慧科技於居家、社區、住宿式的長期照護服務之應用,如看護機器人、自立協助機器人、聊天機器人,皆可使用於長者長期照護。翁瑞宏說智慧機器人能有遠端視訊掌握長輩的安全功能,有了這個功能,可以讓家屬隨時掌握家中長者的狀況,並幫助行動不便長輩的日常起居;若使用看護的話可能會有體力及人力上等問題。
智慧科技於長照領域的應用,翁瑞宏表示,如果使用機器人的話,就能進行持續性的照顧,使用機器人來幫助長輩進行復健,可以使動作更加精確,效率更高,以及陪伴長者聊天、互動,促進情感連結與人際互動,慢慢讓被照顧者能接受機器人。另在長照服務智慧化的發展,也可協助照顧者隨時且即時偵測與記錄長者各種生理狀況並迅速回報,並在長者發生意外時,也能加快救援速度,甚而也能夠預防危險事件再次發生。
此外,在金城衛生所辦理高齡友善城市及社區計畫活動講座當中,社區民眾反應這些人工智慧電腦(機器人)未來是不是可以普及化及融入社區活動中,尤其是跨領域與醫療照護的整合運用,智能照護已成高齡社會的顯學,讓科技一同為社會帶來改變,而且我們身邊的長者也要以更開放的心態來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