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大開發影像處理技術 快速辨別芋頭品質

金門大學食品科學系師生團隊開發影像處理技術,應用於芋頭品質評估指標。(金大提供)
國立金門大學食品科學系師生團隊開發影像處理技術,應用於芋頭品質評估指標,藉以快速辨別烈嶼鄉芋頭的品質。
金門大學為提升地方農特產品的品質,並促進地方經濟發展,該校食品科學系金門特產諮詢服務平台李欣玫教授師生團隊與烈嶼鄉公所合作,希望能找出非破壞性芋頭品質檢測的方法,藉以快速辨別烈嶼鄉芋頭的品質。
李欣玫表示,芋頭含有大量的膳食纖維和鉀,能調節機體內的電解質平衡,幫助機體排除多餘的鈉,並促進血壓的降低,它同時含有一種粘液蛋白,被人體吸收後能產生免疫球蛋白,可提高機體的抵抗力。李欣玫說,烈嶼鄉芋頭因種植環境佳,已成為芋頭品質的代名詞,每年鄉公所都舉辦芋頭節及芋頭王比賽,以推廣金門烈嶼鄉芋頭,因為品質好名氣大,「烈嶼鄉芋頭」名詞常遭人盜用,因此金大食品科學系期能用觀察芋頭形狀的方法,鑑別它的品質和真偽。
李欣玫指出,本研究根據芋頭的生長狀態與芋頭品質之物理與化學特性,從中找出相關性。由於芋頭繁殖係利用母芋基部長出的子芋及孫芋,並隨著土壤有機質含量PH導電度鉀磷鈣等,芋頭的成長塊莖長度、直徑及產量等有關。芋頭生長初期,芋頭橫向生長變粗與縱向生育變長的關鍵,在於芋株假莖變粗,芋頭縱向生長主要伴隨著葉序生長,並應降低葉片受損與病蟲害,當芋株假莖變粗壯且隨著葉片增加,芋頭自然越長越長,芋頭塊莖越大,芋頭產量高且品質好。
李欣玫提及,本研究推論芋頭在最佳的生長條件下,芋頭塊莖越大,芋頭的對稱度越高及影像輪廓呈現肥滿的橢圓型,品質越佳。目前芋頭的品質以芋頭的重量、長度、直徑評分等級及單位面積的總產量等評定,將來可藉由影像處理分析芋頭的外觀對稱比率及輪廓肥滿狀態,可以作為芋頭品質評估的指標。
金大表示,該研究團隊成員除食品科學系師生外,尚與資訊工程系馮玄明、李錫捷教授群密切合作,共同開發以影像處理方式,開發人工智慧判斷芋頭品質,以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