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金門永續發展目標專題報導(五)推動低碳島政策 能源減碳落實溫室氣體減量

發布日期:
記者: 莊煥寧/專題報導。
點閱率:1,878
台電公司也完成了金門全島的智慧電表換裝,並在金門設置全國最大、首座併入電網系統且能接受即時調度的儲能系統。(本報資料照片) 台電公司也完成了金門全島的智慧電表換裝,並在金門設置全國最大、首座併入電網系統且能接受即時調度的儲能系統。(本報資料照片)
台電公司也完成了金門全島的智慧電表換裝,並在金門設置全國最大、首座併入電網系統且能接受即時調度的儲能系統。(本報資料照片) 台電公司也完成了金門全島的智慧電表換裝,並在金門設置全國最大、首座併入電網系統且能接受即時調度的儲能系統。(本報資料照片)

 2020年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造成全球許多城市封城、工廠停工,碳排放因為疫情的影響可望預計下降約7%~8%,但影響全球地表均溫真實的二氧化碳濃度在2020年卻創新下418ppm的新高。當世界相繼忙於防止新冠疫情病毒擴散的同時,重要的碳排放國也相繼宣布碳中和的目標。身為減碳模範生的歐盟率先在2019年12月的COP25馬德里會議前宣布2050年達到碳中和,緊接著中國大陸也在聯合國視訊會議上宣稱2060年達到碳中和。而日本、南韓當然也不遑多讓,同樣宣布要在2050年達到碳中和。美國在拜登就任成為總統的當日立即簽署行政命令,宣告美國重返巴黎協定,並且將在2050年達到碳中和。
 台灣目前在減碳目標的訂定上,主要還是以「溫室氣體減量與管理法」第4條明定的2050年溫室氣體排放量降至2005年排放量的50%以下為目標,至於未來是否有機會宣布碳中和或淨零排放,進一步進入氣候主流國家之列,相信還需要更多的努力。
 減碳本身就需要成本,而且是一件不便宜且短時間內難以看到成效的工作,可能會影響到許多公共政策、產業發展,甚至於是每個人的生活習慣。但改變就是機會,也是商機,從潔淨能源、儲能、碳權交易、車輛電動化、建築節能等,未來都有可能在淨零排放下產生新的經濟模式,進而逐步達成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 13氣候行動」、「SDGs 17促進目標實現的夥伴關係」。
 在金門這座推動低碳島政策多年的島嶼,我們究竟做了哪些事情,舉凡能源、製造、住商、交通、農業、環境等六個面向其實都有不少的項目可以說明,然而就國際間對於低碳島的期待多著重在於運用再生能源降低碳排放,因此我們還是就金門在能源與低碳議題的連結進行探討。
 建置儲能系統:金門是小型獨立電力系統,加上近年來不斷增設再生能源發電設備,因此在特定時段時,再生能源的發電占比甚至可以達到30%以上。為了穩定供電,同時為未來再生能源設置極大化預做準備,儲能系統的設置就顯得相當重要,因此,台電公司特別選擇在金門設置全國最大、首座併入電網系統且能接受即時調度的儲能系統。目前運作中的儲能電池共有二套而且都已經併入電網正式運作中,其中一套為削峰填谷型的鈉硫電池系統,主要是在白天時將再生能源發的電進行儲存,在夜間則將電力釋出使用,除了讓再生能源的電力得以有效運用外,也減少大量再生能源發電時對系統的影響。另一套則是即刻救援型的鋰電池系統,屬頻率-實功控制,強調即時救援功能,能夠在0.2秒內快速供應備用電源,提供電廠30分鐘的緩衝時間,幫助穩定電網。二套電網總成本共約3億餘元,再搭配塔山電廠9、10號新機組的加入後,透過整合機組發電、再生能源即時運轉資料等的能源管理系統,更能發揮智慧調度的功能。
 提高電廠發電效率;談到塔山電廠9、10號機組,台電公司自2016年正式啟動發電工程計畫後,已經順利在2020年12月按鈕啟用,也宣告了金門未來10年將不缺電。新機組除可用最低僅3%的低負載運轉維持熱機待命,並可發揮每秒420瓩的升載能力,快速因應發電量動態變化。除此之外,其發電效率更提升至46%,每年可減少316.2公噸二氧化碳排放,以及近150噸油耗,其粒狀污染物排放濃度實測亦不到法規值的五分之一。
 佈建智慧電表;除了電力供應端的硬體建置外,有效掌握使用端的需求也很重要,因此在2020年底,台電公司也完成了全島約37,000餘戶的智慧電表換裝。透過資料的即時統計,民眾目前已經可以結合台電公司App輕鬆查詢自家每個時段的用電量,隨時提醒自己省電節能,減少荷包的支出。而台電公司則可以經由大數據的分析有效掌握停電區域、判斷故障點,藉此提高金門供電的穩定性,另外也可以作為價格型或誘因型電價方案推動的基礎。
 綜觀國際間絕大部分的低碳島,多是利用再生能源開發及與大電網連結而達到降低排碳的目的,但金門因為對外連結大電網的難度極高,因此在推動低碳島的過程中一直將自身定位為「獨立型電網」的低碳島,也因此在擴大再生能源的同時,儲能系統、智慧電網等缺一不可,也惟有透過改變能源結構才能進一步降低金門排碳係數,達到溫室氣體減量工作的落實。而在後續的推動架構上,除了能源方面的減碳外,仍應回歸法規層面及明確劃分各部門的減碳目標與責任,透過各方執行各項具體減碳措施,方能達成所設定的目標。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