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歐亞水獺 金門大學團隊加入調查研究

金門大學針對金門歐亞水獺進行調研,水獺是金大吉祥物。(金大提供)

金門大學針對金門歐亞水獺進行調研,並在校園造有水獺可愛的塑像。(金大提供)
國立金門大學為維護生態與宣導挽救瀕臨絕種動物,該校企業管理學系林宜幸教授團隊針對金門歐亞水獺進行調研,並完成調查報告,盼研究成果能有助於相關單位推動維護水獺生態時參考。
金大表示,目前日本和台灣本島已無歐亞水獺蹤跡,金門是台灣唯一有水獺出沒的地方,但僅存不到200隻。本次研究藉由調查遊客及居民對於歐亞水獺保育計畫的偏好,盼能幫助金門水獺保育永續性發展。
金大校長陳建民表示,每個人都應有維護良好生態環境的意識和責任,歐亞水獺的棲息地具有高度區域性及排他性,而由於環境破壞,原本分布在歐亞大陸沿海島嶼的歐亞水獺數量大幅減少。該校研究團隊則希盼建立歐亞水獺保育計畫的模型,增進人們對保護與管理議題的重視。
林宜幸指出,根據對880位受訪者進行的調查,有266名受訪者不知道金門有歐亞水獺的足跡,另有276位不知道金門歐亞水獺屬保育類動物。此一結果顯示,有近30%受訪者對於金門歐亞水獺保育知識有所缺乏,並不利於相關保育工作的進行。研究團隊建議,相關政府單位可透過策略聯盟方式,在適當地點與平台播放金門歐亞水獺的保育教育影片,並可設立金門歐亞水獺教育訓練中心,以讓居民及遊客能瞭解目前金門歐亞水獺的相關知識及保育政策,同時也能進一步瞭解金門的生態環境。
林宜幸進一步表示,根據研究結果顯示,金門地區居民及遊客對於目前水獺保育計畫仍有所期待,並願意支付費用來改變現況。受訪者並偏好維持或以人工建造水獺棲息地、增加歐亞水獺數量,並對道路限速、建置生物廊道、設立教育訓練中心、開發文創產品展現出偏好。據此,該團隊也建議政府應制訂定一個更全面性的水獺保育計畫,防止歐亞水獺數量的減少,並積極復育歐亞水獺的生存環境。
金大表示,歐亞水獺是金門最大的哺乳類動物,該校並把水獺視為學校吉祥物,在校園池畔也有牠可愛的塑像身影,各項慶典也會藉由水獺布偶來增添活動氣氛,為金門的一個重要的意象代表。另一方面,發展金門成為旅遊休閒島,也是金門的重點發展目標。歐亞水獺是金門一個重要的保育對象,唯有透過多管齊下的政策、措施,才能創造旅遊休閒與生態環境多贏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