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救援通報流程 縣府召開歐亞水獺救援處理協調會

金門縣政府昨召開金門歐亞水獺救援處理流程協調會議,期能在接獲通報後即時展開救援工作。(楊水詠攝)

圖為水獺歷年案件紀錄示意圖。(楊水詠翻攝)
金門縣政府於昨日召開金門歐亞水獺救援處理流程協調會議,由縣府秘書長陳祥麟主持,邀集相關單位與會研商加速歐亞水獺救援通報流程、加速以航空方式送歐亞水獺活體或檢體至台灣事宜,以及歐亞水獺路殺事件之防範與改善措施議題,期能在接獲通報後即時展開救援工作。另爾後,民眾如遇有水獺救傷事件,可通報縣府1999及110受理,再轉由承辦單位建設處承辦。
根據建設處統計資料,歐亞水獺為夜行性動物,主要以水邊為活動場域,其覓食及繁衍常於各水域穿梭,如遇水域通道阻礙,則改道路通行,因夜間車輛少,且速度過快,易發生路殺事件,經統計一○三年至一一一年共處理三十九件水獺案件,路殺案件二十一件,是比例較高的情況。
為能即時處理水獺救傷及加速處理流程,縣府於昨天上午十時假第一會議室舉行金門歐亞水獺救援處理流程協調會議,邀集金門航空站、防檢局高雄分局、華信航空、立榮航空、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金門縣警察局、自來水廠、動植物防疫所、觀光處、工務處及金門縣野生動物救援暨保育協會等單位,針對去年度金門縣水獺通報及救援案例進行檢討及改善事宜。
縣府建設處表示,過去歐亞水獺通報案件大多都發生在道路上,其中又以車輛撞擊之路殺案件最多,因歐亞水獺為夜行性動物,民眾發現時已經是非上班時間,如不熟悉通報對象,不僅讓民眾於現場久候且延誤救援時機,亦可能影響後續行車安全。
在協調會議中,為加強歐亞水獺路殺事件之防範及改善措施,就水獺路殺案件研商相關可行改善作為,先將針對去年度路殺案例,於金沙水庫周邊道路評估增設減速裝置或其他提醒用路人減速設施,至於其他水獺出沒熱點,則是評估增設路殺警示牌或動物反光警示器,或以設置動物引導網及動物廊道等方式進行改善。
另為加速救援時效及用路人安全,如非屬上班時間,可先撥打110報案,警政單位受理後除指派轄區員警趕往現場維持交通外,亦建立橫向聯繫機制通知建設處及相關人員前往現場處理。此外,為加速以航空方式運送歐亞水獺活體或檢體程序,縣府亦邀集航空公司及檢疫單位,在法令規定下,協調可行程序簡化模式,並取得初步共識。
縣府秘書長陳祥麟表示,歐亞水獺是地區珍貴的保育類動物,除了目前進行的監測、生態服務給付及友善設施設置外,未來將定期召開水獺保育工作平台會議,務實從案例中檢討改善方案,積極與各單位討論,將環境規劃得更友善,以提供水獺及用路人更安全的道路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