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洛夫國際詩歌節 倡議建構金門洛夫文學館

發布日期:
記者: 翁維智/人物特稿報導。
點閱率:1,900
紀念一代詩魔,第四屆洛夫國際詩歌節,5月在溫哥華、北京同步登場。(溫哥華漂木詩刊/提供)

紀念一代詩魔,第四屆洛夫國際詩歌節,5月在溫哥華、北京同步登場。(溫哥華漂木詩刊/提供)

洛夫再回金門,寫下「開酒瓶的聲音,總比扣板機的聲音好聽」。(溫哥華漂木詩刊/提供)

洛夫再回金門,寫下「開酒瓶的聲音,總比扣板機的聲音好聽」。(溫哥華漂木詩刊/提供)

紀念詩人洛夫,其故鄉湖南與旅居20載的溫哥華,兩地都有了洛夫文學館,曾在戰地用火寫詩、孕育,寫下長詩成名作《石室之死亡》,就缺金門洛夫文學館這一張拼圖。洛夫國際詩歌節活動中,催生、敲動金門洛夫文學館的聲音再起。
火光與雪花,環繞地球的思念。紀念一代詩魔洛夫(1928~2018),一年一度,2022第四屆洛夫國際詩歌節,系列活動5月在加拿大溫哥華登場,來自金門的報導文學家楊樹清,2020應邀與會並朗誦洛夫〈再回金門〉詩,時隔二年,再度受邀,5月15日先在洛夫詩歌學術研討會發表〈火光與雪花:洛夫的金門、溫哥華詩之旅〉論述,接續昨(22)日在《故鄉情》專場朗誦會致詞及朗誦洛夫詩作。詩歌節中,亦展示了溫哥華洛夫文學館面貌,楊樹清則鼓吹洛夫金門文學館的誕生,讓衡陽、溫哥華與金門,串出一張洛夫文學地圖,吸引朝聖人潮。
洛夫國際詩歌節,受到疫情的影響,從2019的實體到2021起的線上,由韓長福、杜鵑共同主持,系列活動之一的《故鄉情》專場朗誦會,來自北美、中國、台灣的全球詩人,包括加拿大漢學者王健等齊聚朗讀洛夫的〈邊界望鄉〉〈漂木〉等詩作。
1949年,洛夫軍旅來到台灣,1959年,金門發生823砲戰的第二年,自台北大直軍官外語學校畢業,以海軍身分獲派往金門戰地擔任新聞聯絡官,負責接待來自世界各國的採訪記者。在彈雨如林的島嶼上,《石室之死亡》,洛夫為創作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首長詩開端。
再回金門,也觸動了洛夫以書法重新揮就《石室之死亡》初章,並題後記「此詩於1959年8月寫於金門,時值兩岸砲戰,我在砲彈嗖嗖聲中寫下第一行,距今已歷四十一年矣,金門仍在,〈石室之死亡〉仍在,而我與歷史俱已老去」;接續又在名為〈重回金門〉的雜記中補述。
內戰、砲戰、越戰,詩人的人生,少不了戰爭。《石室之死亡》中戰爭的島,潮起潮落,終究奏起了和平的樂章;半世紀後,洛夫〈再回金門〉,已是「開酒瓶的聲音/畢竟比扣板機的聲音好聽」。重回《石室之死亡》戰火舊時地金門,再折返天堂之城溫哥華,千禧年的洛夫,又寫了一部三千多行的長詩《漂木》,震撼詩壇,並獲諾貝爾文學獎提名。
2017年,洛夫自加拿大回流台灣後,情感繫念著金門,一心盼著能偕愛妻瓊芳再回金門走走,迫於身體因素,遲未能成行,竟在823砲戰走過一甲子的火殤氛圍裡,與世長辭,藝文各界、金門鄉親在哀悼之餘,包括縣副議長周子傑在內,領銜與縣府及文化局等相關單位協商建構「洛夫文學館」的聲浪,讓洛夫與金門成為現代詩的文學地景、觀光景點。
為洛夫文學館暖身,金門文化局原訂2017年初秋邀請洛夫來金門文化講座《無岸之河》,海報、邀請函、新聞稿都發出去了,卻因洛夫臨時生病而取消,詩人未能完成最後的金門詩之旅,2018年3月19日與世長辭,一生宏偉的詩成就,獲總統頒褒揚令。
與金門有深厚土地、文學情感的洛夫,多次回到這座島嶼,曾在金門高中、金門大學及瓊林怡榖堂等地舉辦講座,也赴約詩酒文化節,所作〈酒鄉之歌〉、〈再回金門〉亦被鏤刻成詩碑。洛夫生前也立遺言,身後將與愛妻歸葬金門。
因為風的緣故,在詩的天空,在金門的土地上,繼續等待洛夫文學館。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