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社區營造計畫講座 吳啟騰介紹昔果山戰略地位

發布日期:
記者: 陳冠霖/金寧報導。
點閱率:1,227
前校長吳啟騰主講「後勤防禦重地—昔果山」,介紹昔果山過去在軍事戰略位置上的重要性。(陳冠霖攝)

前校長吳啟騰主講「後勤防禦重地—昔果山」,介紹昔果山過去在軍事戰略位置上的重要性。(陳冠霖攝)

前校長吳啟騰主講「後勤防禦重地—昔果山」,介紹昔果山過去在軍事戰略位置上的重要性。(陳冠霖攝)

前校長吳啟騰主講「後勤防禦重地—昔果山」,介紹昔果山過去在軍事戰略位置上的重要性。(陳冠霖攝)

金寧鄉昔果山社區發展協會由理事長吳西川帶領,提出「後勤防禦重地—昔果山戰爭文史活動計畫」,參與「文化部推動社區營造及村落文化補助」,昨(5)日舉辦社區講座,由社區居民、前校長吳啟騰主講,主題為「後勤防禦重地—昔果山」,介紹昔果山過去在軍事戰略位置上的重要性,吸引許多當地社區居民到場參與。
昔果山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吳西川表示,昔果山社區從社區發展協會成立20年來,每位社區居民努力推動社區總體營造,並籌劃辦理社區報已有20年,以凝聚社區意識、將社區的一點一滴漸漸凝聚起來。在這樣的發展脈絡之下,本協會希望藉由文史調查整合目前現有之資源,為社區發展帶向一個新的里程碑。希望本計畫在社區居民皆能熟悉的人文史蹟,透過網站平台、電子書,進行一種嶄新的、創新的方法重新整理社區的文史資料,讓整個集體記憶能夠勾畫成傳承與永久保存的珍貴資源。
吳啟騰在講座中指出,昔果山在冷戰期間佔有很重要的戰略地位,同時對當地居民生活有很大的影響。金門三面受大陸包圍,只有南海岸的料羅灣面向台灣,安全性高,很多戰爭物質的補給支援都要從這一面運入,昔果山則位於這一帶的中間部分,因此當時國軍在昔果山周邊駐所各種不同的部隊和後勤防禦軍事設施,包括:機場空軍基地、防空高砲營、海軍陸戰隊、偵查隊、裝甲連、步兵連、砲兵觀測堡、防空雷達排、陸軍通訊班、偵查隊、衛生排、陸軍教練場、油庫、彈藥庫、傘兵訓練站等。也由於這些軍事設施的設置使得昔果山居民生活獲得改善,諸如居民透過幫軍人洗衣服、開雜貨店、撞球室及包挑餿水,幾乎每家都增加了不少經費收入。
吳啟騰回憶,當時昔果山有高砲及空軍部隊駐守,因此有較好的待遇及設施,例如較早接用軍中發電,使村民家家戶戶都以電燈取代先前的煤油燈。由於該地兵種多,常定期在村子廣場放映露天電影,以娛樂軍民,也讓村民提早接觸文明,開拓視野。年節時,村民都會走到藍天戲院觀賞更好品質的電影及從台灣來勞軍的康樂隊表演等,都是當時民間重要的娛樂休閒活動。另外,在那時最興奮的是常看到當時的運輸機在教練場一帶空降軍用品及其他補給品,那種場景的確非常的美。有時更從電線壕溝走到海邊高地看料羅灣一帶之補給船艦,當對岸砲打過來時,才即刻跑回防空洞,雖然危險,但也是一種特殊的經驗。
吳啟騰說,近年來文化局推動各地的村史編寫,他也重新回顧與審視昔果山的歷史與故事。將來地區在發展時,若能將這些後勤支援部隊的據點加以復原,並結合昔果山的自然生態、特殊產業、閩南及僑鄉文化建築等,發展為文化資產示範園區,保存守護鄉土的文物史蹟,更能凸顯昔果山後勤防禦重地之歷史意義。
社區理事長吳西川表示,藉由田野調查活動編撰電子書、圖像影像之展示,可以讓社區民眾具體瞭解昔果山的點點滴滴,並透過此活動可以連結已有深厚基礎的社區報跟影像紀錄活動。結合在地的國中小學,讓學童透過教師的引導正確瞭解社區的歷史,並作為教學上活生生的題材,以培養社區種子人才,帶動社區發展,營造學習型社區,達到社區文化化、文化社區化的目標。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