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藝中心開幕投影倒數 張國治璀璨的天球發光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啟動「All for one 北藝中心開幕投影倒數計畫」,集跨界多元才藝於一身的縣籍詩人藝術家張國治,此次也受邀參與這項計畫,他的作品《璀璨的天球》被安排在6月3日端午節當晚播出。(張國治提供)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啟動「All for one 北藝中心開幕投影倒數計畫」,集跨界多元才藝於一身的縣籍詩人藝術家張國治,此次也受邀參與這項計畫,他的作品《璀璨的天球》被安排在6月3日端午節當晚播出。(張國治提供)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為回應各界熱切期待,日前在結束試營運階段後,立即宣告啟動「All for one北藝中心開幕投影倒數計畫」,這項與北捷合作的計畫廣邀30組頂尖視覺藝術家與創作團隊共襄盛舉,自6月2日起至8月7日開幕當天止,每晚19時至22時,運用科技接力串連30位藝術家的創意驚喜,將多元紛呈的內容全數投影至北藝中心球劇場的建築外牆上,成為正式開幕前,期間限定的特殊風景。
集跨界多元才藝於一身的縣籍詩人藝術家張國治,此次也受邀參與這項計畫,他的作品被安排在6月3日端午節當晚播出,堪稱另類金門之光。而7月9日晚上7時他的作品也將再次於北藝球體上播出,預料將引起更多人注目。
張國治此次參與「投影倒數計畫」的作品《璀璨的天球》,共累積了他特拍的數百張宋代茶盞平面攝影,並在其高徒袁子軒研究生的特效協力,加上邱敬夫博士的長笛配樂下,呈現極其令人驚豔的效果,得到諸多觀眾的高度評價。
張國治也說明此次參展的創作理念:「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融合球體及方塊累積10年精粹構成,作為鏡框式中劇場,猶如懸浮星球停靠於方形量體上,產生了無限可能,以創意想像、穿越、樂趣、驚喜等關鍵詞形成的建築意象,給予了我個人創作無限聯想,這正是與童年即不斷仰望星際相遇的理由。劇場由無數人、事、物、景結合及光影變幻等元素所構成,在辛苦的編導及練習之後,其演出的成功榮耀會折射出讓觀眾著迷的光芒。」
張國治也提及:「選擇由傳統窯燒之建陽兔毫束口盞或油滴斂口盞,取其外表極為純粹簡單之元素,於陽光折射下,拍攝其受光轉動不同面向之色彩變化或精微之七彩光變化,而碗中由口沿經過黑釉1300度高溫氧化焰自然流淌下來釉藥堆積之處,自然形成之圓心,堪比為一星球、天體形狀,正如日人所稱的天目(一說日本所稱天目碗係由杭州天目山所獲得,但凡建陽黑釉及北方窯口所燒造之黑釉瓷日人均稱之)。每一個星球體都令人無限想像,所有藝術創作都從這裡開始。」主辦單位表示,北藝中心作為臺北新地標,在開幕前夕廣邀視覺藝術家以「Open for All:打開可能,成為可能」為題,投入倒數計畫,無論是獨立工作者或已具規模的團隊,皆以球劇場的建築外牆為底稿,恣意揮灑創作理念,透過30組風格迥異、無可設限的視覺作品,在耀進有限公司的設備協力下,完美詮釋北藝中心的未來願景與形象定位。
在未來的60多天,只要在固定時段行經北藝中心,無論步行、駕車或搭乘大眾運輸工具,皆可直面「最新」、「最近」、「最圓」的影像作品。此次響應的視覺藝術家與創作團隊除了張國治外,還有:Group.G、K4s Motion Studio、二棲設計、王世偉、王正源、王宗欣、王俊傑、王奕盛、王新仁(阿亂)、白輻射影像、吳仲倫、吳哲宇、沃野影像、叁式數位體驗設計團隊、周東彥(狠劇場)、林泰州、徐逸君、殷振豪、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設計系、張博智、張暉明、曹筱玥、野人創意設計有限公司、陳青琳、陳建蓉、陳萬仁、黃心健、實踐大學媒體傳達設計學系、顏伯駿。
龐大且堅強的參展陣容橫跨視覺設計、數位科技、影像傳播、新媒動畫等不同領域,無論資深或新銳,產業與學界,帶著對北藝中心開幕的期待,點亮巨球All for One也讓這座場館與社區的互動,在未來充滿想像。
完整活動詳情可至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官方網站查詢:https://www.tpac-taipei.org/events/single/67投影作品YouTube:連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G-rcB1F-u0&list=PLneJD7lJYfJluZ3gqTFdlDzmnT-yaTsG7&inde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