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人權教育講座 藉殷海光了解全球人權議題發展

發布日期:
記者: 楊水詠/縣府報導。
點閱率:1,263
金門縣政府人事處昨辦兩公約與人權教育專題講座,提升公務人員的人權涵養、深化人權意識。(楊水詠攝) 金門縣政府人事處昨辦兩公約與人權教育專題講座,提升公務人員的人權涵養、深化人權意識。(楊水詠攝)

金門縣政府人事處昨日舉辦兩公約與人權教育專題講座活動,邀請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系主任吳鯤魯教授以「人權與兩權公約導論-誰是殷海光?」為題開講,以提升並促進全縣公務人員對兩人權相關公約「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以及人權教育議題的認識與瞭解,能提升公務人員的人權涵養、深化人權意識。
縣府人事處今年針對兩公約與人權教育規劃不同形式面向的研習活動,除昨天兩公約與人權教育專題講座外,在十二月二十一日還有一場關於人權公約的發展歷程與在台灣實踐的概況。另外,在十二月十六日則是辦理兩場人權議題相關電影賞析活動。
縣府辦兩公約與人權教育專題講座是邀請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系主任吳鯤魯教授開講,人事處介紹說吳鯤魯是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台灣人權發展、全球化與兩岸發展、政治經濟學等都是他的專業研究領域。而且,吳鯤魯曾經擔任中央日報和中國時報周刊的專欄組主任、副總編輯等職務,也曾經擔任公民監督國會聯盟理事長,現在則是殷海光基金會董事長。
殷海光│1950年代華語系最重要的自由思想家
吳鯤魯專題講座有兩個主軸,他藉由介紹台灣最早深刻倡議人權觀念、一九五○年代華語系最重要的自由思想家-殷海光先生,對於台灣人權發展運動的啟蒙與影響,引領帶出全球人權議題的發展脈絡,包括人權的意涵、相關法令條約對於人權的詮釋和定義,進而分析說明兩項國際人權公約的緣由和差異性,以及在台灣的推動與落實提升人權涵養、深化人權意識。
吳鯤魯表示世界人權宣言,二次大戰後,人權的普世化與法典化是一個重要趨勢。一九四八年聯合國通過《世界人權宣言》,其第二條明載:「人人皆得享受本宣言所載之一切權利與自由,不分種族、膚色、性別、語言、宗教、政見或他種主張、國籍或門第、財產、出生或他種身分。且不得因一人所隸國家或地區之政治、行政或國際地位之不同而有所區別,無論該地區係獨立、託管、非自治或受其他主權上之限制。」
人權天賦三大重點
他指出,人權天賦包含以下幾項重點:第一、普遍性:基本人權是普遍的,只要是人,不論他的膚色、文化、性別、才智的差異,都一律享有。第二、先驗性:基本人權具有某些先天或先驗的成分,亦即它超越習俗、文化、法律、規範,獨立而抽象地存在,不因為不同的社會而有不同。第三、絕對性:它是與生俱來的,是屬於個人的基本權利,不得剝奪、轉讓、放棄。
吳鯤魯說,第一代人權涉及公民權利和政治權,著重於法律上保障個人自由,反映十八世紀自由主義思想。第二代人權涉及經濟、社會與文化權,實質上為自由之實現提供基本的社會與經濟條件,反映的是十九世紀開始的社會主義思想。第三代人權涉及「團結權」,著重於集體人權,反映戰後各國對於資源重分配的要求,包括自決權、發展權、和平權,以及對資源共享、健康、生態平衡、災害救濟等的權利;其中,第三代人權中的原住民族權利是「少數族群權利」的一種。
殷海光的人權理念基金會
另,吳鯤魯介紹殷海光的人權理念基金會與故居,他說殷海光人權理念基金會在一九九三年成立,紀念先行者的異議精神,並根據自由主義的原則,思考台灣社會的走向,協助發展自由開放的制度與文化,致力於民主、人權、法政哲學領域的教育推廣工作,期望民主自由的生活方式能堅實的扎根臺灣並影響華語系世界。
最後,針對人權的未來發展,吳鯤魯表示臺灣民主化轉型,成功建立民主政治,特別是有關代議民主政治的初步架構,同時在恢復憲政體制之後,人民的自由權利,因此得到較穩固的保障。但在社會權等第二代人權與文化權、環境權與發展權等第三代人權,特別在集體人權的意識與保障方面仍有較大的改善空間。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