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走讀走春古寧頭 民眾踴躍參加瞭解家鄉之美

文化局四季走讀活動,邀請文史專家深入解說。(許峻魁攝)

文化局四季走讀活動,參與者合影。 (文化局提供)
金門縣文化局推廣閱讀,辦理「四季走讀,走春、戀夏、賞秋、藏冬」系列活動,首場走春選在古寧頭北山辦理,昨日上下午各有一場,共有四百位鄉親報名參加。文化局長呂坤和期勉參與活動鄉親,多聽多看,多暸解自己的家鄉之美。
昨天上午8時20分,五部遊覽車從文化局出發前往雙鯉古地後,兵分三組分別由黃振良、陳炳容、陳成基等三位資深文史工作者負責解說。走春路線規劃包括:雙鯉古地、李氏兄弟洋樓、李光顯振威第、鎮東宮、北山洋樓、真武殿、李氏宗祠、李森掽洋樓、先農廟、北山風獅爺等,讓與會者感受走讀的人文饗宴。
呂坤和局長致詞指出,走讀活動在他第一任任內只有一場走春,之後增加到一年四場,變成四季都有,但報名還是秒殺,到昨天他還接到親友打電話抱怨報不到名,可見受歡迎的程度。
今年首次試辦與社區發展協會合作,邀請聚落人員加入分享聚落故事,由古寧頭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李俊龍幫大家講解古寧頭雙鯉湖的由來。
古寧頭原名古龍頭,是南山、北山、林厝三個聚落的合稱,南山、北山二聚落間隔著雙鯉湖,二村之地勢皆傾向雙鯉湖,在湖之北側者,因地勢向北漸高,稱之為「北山」。在湖之南側者,係向南勢漸高,稱之為「南山」。林厝、南山、北山都是由南山李氏繁衍後分居而成的聚落,三者都是環海灣而居的聚落。
古寧頭具有山海之利,早期曾有不同姓氏的居民入居,俗諺有「無張不成李」之說法,如今則是一個以李姓佔絕對多數的聚落,間有胡、錢、張等都佔少數。李姓始祖於明永樂年間自對岸(翔安浦園)因逃難渡海入居南山,之後分衍北山及林厝、西浦頭,十九世紀後其後裔更繁衍外遷馬來西亞及其他僑居地,1958年後更外遷島上的後浦、新市及台灣等地,蔚為大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