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黃氏宗親紫雲始祖祭祀大典 70多位宗親來金祭祖

發布日期:
記者: 陳冠霖/金城報導。
點閱率:1,490
金門縣黃氏宗親會舉辦「黃氏紫雲始祖守恭公祭祀大典」。
(陳冠霖攝)

金門縣黃氏宗親會舉辦「黃氏紫雲始祖守恭公祭祀大典」。 (陳冠霖攝)

黃氏宗親恭迎紫雲始祖守恭公巡安遶境,被列為「金門縣無形文化資產」。(黃氏宗親會提供/本報資料照片)

黃氏宗親恭迎紫雲始祖守恭公巡安遶境,被列為「金門縣無形文化資產」。(黃氏宗親會提供/本報資料照片)

昨(9)日是農曆二月十八日,是金門縣黃氏宗親會一年一度舉辦「黃氏紫雲始祖守恭公祭祀大典」的日子,今年輪到「金水」股擔任執行股,昨日在金城鎮前水頭金水黃氏家廟舉辦祭祖大典,紫雲黃氏宗親六股代表及黃氏族裔參與,遵循古制行「三獻禮」祭拜「紫雲始祖」守恭公,慎終追遠、頌揚祖德。金門縣黃氏宗親會理事長黃奕木說,祭祖典禮前兩年因疫情停辦或縮小規模,今年終於可以恢復正常舉辦,十分高興。
昨日上午11時金門黃氏宗親齊聚金水黃氏家廟,舉行黃氏紫雲始祖冥誕宗親獻祭典禮,包括台灣黃氏宗親總會、新北黃氏宗親總會、高雄市黃氏宗親會、世界黃氏宗親會、新竹市黃姓宗親會、大台中黃姓宗親會、苗栗縣黃姓宗親會、台中市黃氏宗親會、花蓮黃氏宗親會、台南黃氏崇榮堂等台灣各縣市黃氏宗親會特地來金門參加。
一切準備就緒後,由今年輪值股「金水」股長老代表擔任主獻官,其餘各股長老擔任陪獻官,儀式包括奏大樂、奏清樂、上香、獻鮮花、獻酒、獻饌、獻福果、獻香茗、獻金帛、行獻禮、獻爐敬金、鳴炮等,最終禮成,場面莊重嚴肅。祭祖結束後,大夥一起用餐,聯繫感情。
現任金門縣黃氏宗親會理事長黃奕木表示,「金門黃氏恭迎紫雲始祖守恭公巡安」之主要成因來自早期各姓氏宗族間對於山海資源的競爭壓力,使得同姓宗族透過聯結對抗大環境下生存之壓力與突顯同姓族人之團結特質,而此聯結之特殊性即可透過血緣共祖的概念形成,並透過共同始祖的奉祀達到敬祖與追遠之意涵,亦透過共同始祖的輪祀方式與巡安過程,凝聚同姓血緣宗族力量與團結穩固宗親情誼。
黃奕木介紹,今年還有來自台灣的各縣市黃氏宗親會重要幹部共襄盛舉,包括台灣黃氏宗親總會秘書長黃英忠、高雄市黃氏宗親會副理事長黃仲良、高雄市黃氏宗親會副理事長黃進典、台北市黃氏宗親會理事長黃奕仁、新北黃氏宗親總會理事長黃美琇、新北黃氏宗親總會榮譽理事長黃澤楠、新竹市黃姓宗親會監事黃玉清、大台中黃姓宗親會理事長黃炳煌、苗栗縣黃姓宗親會理事長黃瑋堯、台灣黃氏宗親總會監事主席黃英敏、台中市黃氏宗親會理事長黃秋煌、台南黃氏崇榮堂副主任委員黃俊達、花蓮黃氏宗親會理事黃炎山等共70多人齊聚金門,一同祭祖。
金門縣黃氏宗親會第15屆理監事名單包括:理事長黃奕木。常務理事黃榮國、黃世雄、黃志明、黃太利。理事黃奕焮、黃仁德、黃福崇、黃延慶、黃錫安、黃文成、黃武國、黃美山、黃章憲、黃明仁。常務監事黃邦成。監事黃金昌、黃獻哲、黃國沛、黃順情。
紫雲始祖巡安遶境 列為無形文化資產
記者陳冠霖/金城報導
金門縣黃氏宗親會昨(9)日在金城鎮前水頭金水黃氏家廟舉行一年一度「黃氏紫雲始祖守恭公祭祀大典」,來自台灣各地黃氏宗親共襄盛舉,場面盛大。金門縣黃氏宗親會理事長黃奕木介紹,其實在每年農曆二月十八日祭祖之前,還有另一場更重要的巡安活動,時間是每年農曆正月初三,由金門黃氏宗親恭迎紫雲始祖守恭公巡安,而此巡安遶境在2018年被金門縣文化局列為「金門縣無形文化資產」,保存金門的特有祭典禮俗。
黃奕木表示,金門縣黃氏宗親會進行恭迎紫雲始祖守恭公巡安民俗活動,此巡安活動傳承迄今約有百餘年之歷史,再於農曆二月十八日於值年村落黃氏宗祠舉行祭祖儀式。金門縣的黃氏宗親分布在前水頭、金門城、后水頭、后浦頭、西園、官澳、英坑、東店、后壟、尚義等地,每年的「恭迎紫雲始祖巡安全島」活動,由各股輪值,並召集其他各股宗親前往黃氏宗祠集合,恭迎去年輪祀之紫雲始祖神像,遶境活動結束後,奉祀於今年輪值股之黃氏家廟。
黃奕木表示,西園、汶水(後水頭)、金水(前水頭)、汶浦(後浦頭)四大股聚落每六年輪值一次,而二合股中的英坑、東店、官澳、尚義(耍頭)、后壟、金門城(舊金城)等六聚落則每十八年輪值一次;其中之一合股輪值順序為英坑、東店、官澳;另一合股輪值順序為尚義(耍頭)、后壟。
文化局認為「金門黃氏恭迎紫雲始祖守恭公巡安」具有民間高度認同,並持續自主、自發參與,顯著反映族群或地方社會生活與文化之特色,其表現形式與實踐仍保留一定之傳統方式。巡安活動由金門縣黃氏宗親主動發起運作,過程並由金門縣黃氏宗親會主辦,符合「民俗登錄認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4條第1款「充分了解該登錄項目之知識、技術及文化表現形式」。及符合「民俗登錄認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4條第2款「具協助推動該登錄項目保存維護工作之能力及意願」。同時亦符合「民俗登錄認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4條第3款「在文化脈絡下為適當者」之條件,因此將其列為無形文化資產。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