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瞭望》流水年華 百年模範街的美麗與哀愁
特約主筆:李金生
金門「模範街」-全島最著名的百年老街,不僅是它的連續跳躍拱圈,整齊有致的紅磚街景,教人賞心悅目外,還有一些飄盪在街廊的政治氛圍,讓它近年多次躍上新聞版面,紅到對岸和國外。
2018年元旦,老街兩旁旗海飄揚,一邊是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一邊是大陸五星旗,「一街兩制」吸引遊客打卡留影,中外媒體競相報導,成為金門必遊景點。同年10月街口舉辦反賄選宣導和2019年雙十節期間,因擔心有人炒作街景,曾短暫移除五星旗外,一直都是兩岸旗幟同街飄揚。
直到2020年元旦,反滲透法在立法院三讀通過的第1天,策畫插旗為老街帶來商機的王明宗擔心被「查水表」,才連夜偕東門里長蔡祥坤拔除五星旗,只留下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讓慕名到訪的自由行陸客十分失望。
幾年來,五星旗消失不見的模範街,以其爆紅的知名度超越其它景點,遊客數持續不斷增加,紅男綠女穿梭來去,連疫情中斷「小三通」也未曾消歇下來,反而在國旅爆發下,迎來開街以來的另一個春天,熱鬧景況為近30年僅見。
如今,業者看準日益紅火的商機,包括貢糖、砲彈鋼刀、一條根產品、文創小品和燒餅、豆花等地方特產和美食陸續進駐,成為當地的熱門新商圈,與緊鄰的國定古蹟「邱良功母節孝坊」、縣定古蹟「清金門鎮總兵署」商圈連成一氣,出現「鬥市」的人潮外溢效應,與過去長期做為住宅使用,只有少數商家撐場的泠清景況相較,不可同日而語。
興建於1924年的模範街,在完工後曾出現短暫的榮景,米店、布店、木工店、中藥店、什貨店、金子店紛紛進駐外,甚至還有早年最稀奇的照相館,但「市草」一直不佳,冷清生意與比鄰的「吧剎」人潮不能相比,做不到半年到一年光景,就一家家的搬離模範街,回到莒光路段的觀音亭街、頂街、中街、下街和橫仔街重新營業。
地方耆老回憶,老一輩有人指模範街口坵頂的「觀德堂」主祀蘇府四王爺怕吵,所以熱鬧不起來,而觀音亭街的「靈濟古寺」主祀愛熱鬧的觀音媽,生意才愈做愈好,為老街平添一樁有趣的話題。
這條由地方仕紳,前清秀才傅錫琪倡建,惠安溪底派一代匠師王益順的次子王廷元設計監造,書法名家翁同文題字,中西合璧式的紅磚聯拱街屋,在1953年因縣府借用街口的縣商會辦公,其後十餘年間,老街一度熙攘熱鬧起來。1955、1966年,金門衛生院、金門郵政局相繼離開模範街,迄1968年縣府遷至民生路現址,模範街也跟著快速式微,昔日繁華終成往事,化為不復可見的泡影。
1979年,國際情勢對我不利,台澎金馬處於風雨飄搖,出現各種以「自強」為名的運動,金門在3月底舉辦「公教員工自強盃籃球邀請賽」、4月成立「金城自強早覺會」、5月舉辦「金門自強特展」、10月適逢古寧頭大捷30周年,舉辦「自強聯歡晚會」、12月再辦「全縣公教員工自強代表大會」,均由金防部司令官李家馴、蔣仲苓或兼政委會祕書長曹興華主持。1980年元旦,模範街也被改名為「自強街」,至1992年結束軍管,才更為舊名,告別一個沉重的大時代。
「紅磚疊落映綠闌,一串好景無限,冬去春來消光陰,兩個心情不同。」走過百年風雨歲月,模範街歷經烽火滄桑,往日的美麗與哀愁,許它一個可期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