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藝文沙龍》作家黃珍珍 細密文思織就雲霞成錦

發布日期:
記者: 林靈/專訪報導。
點閱率:947
縣籍作家黃珍珍。(黃珍珍提供) 縣籍作家黃珍珍。(黃珍珍提供)
黃珍珍著作。(林靈攝) 黃珍珍著作。(林靈攝)
黃珍珍著作。(林靈攝) 黃珍珍著作。(林靈攝)

從生活裡的眾多隙屑入手,黃珍珍的散文充滿了人間煙火氣,展現其不同人生階段的橫斷面,透由點滴筆墨的匯聚、相觸、相融,潛流於字裡行間的真情實感,讓人暢快進入而又留戀忘返;她對於物事體貼而精微的表述,有一種凡事見山是山、見水是水的清明,既親切而又飽含力量,愈讀愈能品嚼出醇厚的滋味來。
素簡人生 文字照拂
直說自己「愛寫、愛講、愛畫、愛旅遊」,黃珍珍的創作力綿亙不斷,如水漫坡地,自然無拘;無論寫作、手作、彩繪……,她策馬奔騰,衣袂飛揚,其創作如盛夏恣長的草木,繁茂葳蕤,豐饒可觀。
黃珍珍對文學的愛好,早在童年時期便開始萌芽;小學的她,就對文字情有獨鍾,國中時,她更進一步地領略了國語文字的博大精深與意境之美。自認「不是讀書的料」,又為分擔家計、貼補家用,國中畢業後,身為次女的黃珍珍旋即邁入職場,但不想原地踏步的她,利用餘暇大量閱讀書報雜誌,尤其關注各大報藝文副刊,黃珍珍直言,「字典就是我的老師」,她孜孜以求,自學不懈,逐日增長見識、鍛煉思維、成長語言,同時提升文學素養。
民國65年開始投稿,黃珍珍自此踏上寫作征途。初次投稿,以「甲甲」為筆名,黃珍珍的散文處女作〈心弦上的音符〉,寄稿五日後即獲《金門日報》刊用。除了本名,黃珍珍也用「甲甲」、「方玄」、「珍珍」、「商欣」等筆名;她娓娓解釋,因為自己是「珍珍」,音同真,真的反面為假,故而她以假的諧音「甲甲」為筆名;「方玄」的來由,乃因彼時喜歡「玄」字,且她認為做人應當四四方方;「商欣」則隱喻著她在婚姻生活及家庭生活裡的悵然與失落。
婚後,身為妻子、成為母親,在工作、家事和育兒的忙亂生活裡,分身乏術的黃珍珍停筆13年之久;然她在時間的間隙裡不忘閱讀,直至重新提筆,依舊下筆如有神。她擅於抽取零碎的時間,於一隅靜謐中沉澱浮躁的心,「等孩子睡著後,點一盞小燈,在燈下爬格子」;在順流而下的歲月之河裡,書寫的工具漸次轉換為電腦、手機,黃珍珍表示,她現在多以手機寫就,可隨時隨地鍵入當前情緒的流動、目光所及的景象,以及現下的種種感慨與回味。
愛手作 俯拾皆靈感
閱讀、寫作之外,還喜歡手作與彩繪的黃珍珍說,她兒時嗜讀漫畫,一度用描圖紙臨摹,迄今仍不時塗塗畫畫。舉凡寫作或手作,沒有千錘百煉,何來繞指柔音?基於此,黃珍珍認為,她所喜愛的物事,她所投注的心力,都給予她莫大的回饋,同時一圓她的兒時夢想│對於文字的喜愛,透由持續的閱讀與寫作,讓她躋身作家之列,迄今出版五本著作;喜好針線活、熱愛彩繪、醉心於手作,讓她得以踏入社區及校園,擔任才藝講師,推廣彩繪、手作與生活的結合,指導學員如何實地操作和應用。
笑稱自己「喜歡搞東搞西」、「每天都在動腦」,舉凡禪繞畫、蝶谷巴特、拼布畫、衣物彩繪、毛線鉤織、手工書、毛根花、攝影、針線活等,全都難她不倒。孫兒的玩具,她利用紙板來製作;她尤其擅長「變廢為寶」,通過拼貼、塗畫、剪裁等方式,將二手舊衣物改換為魅力獨特、令人驚艷的嶄新面貌;而她亦與畢業於復興美工的大女兒共同設計別具在地特色的風獅爺T恤。坦陳「喜歡挑戰自己」,黃珍珍甚至擁有美容丙級證照,但也因準備證照應試期間,過於專注與投入,導致左眼視力大為受損。
黃珍珍自侃,如今幫忙帶孫,孫兒的上學時間即是她的休閒時間,下午四點便是她的上班時間│接孫放學、料理晚餐……。時間細碎,諸多事務積壓成堆,她在日常之中平衡興趣與生活,把過去和未來盡化筆端;她以簡約易讀的筆力,真誠且地道、又直接又坦率地寫出了人性相交相知的美好,乃至相輕相怨的複雜。其著述固然字字平素,語言毫不晦澀,卻總裹覆著人心的柔軟、人性的幽深和人情的曲折,以及實實在在的生活現場、結結實實的生活片段。
寫作之於黃珍珍,一方面是興趣使然,另一方面,她則相當感謝母親,由於母親與她無所不談,提供往昔種種有趣多姿的生活情事,讓她「寫興大發」,更豐盈了她的寫作題材。黃珍珍並提及,她的每本著作皆穿插生動可愛的Q版插圖,幸有專擅繪畫的大女兒,為她這「不甘寂寞」的母親效力。長時與文字相伴,以書為容,點墨為妝,把生命視為一場傾盡全力的演出,黃珍珍以「活到老,學到老」為人生宗旨,務求不負當下,凡事認真以待。
以文悅人 以情感人
妥善收藏歷年來的稿件剪報,黃珍珍細述,其創作洞察生活的細節,正視內心的真實,讀者與粉絲往往當面向她回饋讀後的肺腑之言。一篇〈老婆萬歲〉,說的是為應酬而陪同客戶前往酒店、徹夜未歸的男人,被怒不可遏的妻子將其所有資產全數過戶至自己名下,且毫不隱諱地告知昏睡至隔日下午才醒的男人,自此把男人拿捏在手裡;該文刊登後,以其深厚的人性基礎,喚起廣泛共鳴,就連黃珍珍到市場買菜,也有不少女性讀者向她反映,「真是幫我們女人出了一口氣!」
流年如歌,人生無常,唯有文字永存;透由書寫,她將自己的所思所想、所喜所憂加以收錄與銘記。她的寫作素材來自於身邊、來自於生活,貼近現實,可感可觸;她說真話、訴真情,情到真處文自華。她記錄著心情,回憶著往事,抒發生活中的點滴感悟,其狀物敘事渾然天成、樸素真實,或雲淡風輕,或感情奔流,無不內蘊豐富;她觀察人生,描摹世態,筆端觸及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有酸甜苦辣,有人情冷暖,更有柴米油鹽,在在曲折生動,跌宕有姿,每一階段都各有不同的風景。
黃珍珍以大量的生活積累作為基礎,勾勒出立體具象的人物形象和特點,林林總總瑣碎卻綿長的日常。從妙齡少女寫到年屆七旬,每每執筆行文,黃珍珍揮灑自如,敘述家常自然,細節完勝人心,其文字所傳達的在場感和溫度始終存在。文為載體,字為心聲,寫作作為積極入世的一種工具、一份依憑,又是人生的映現與折射,黃珍珍發於報端、公之於眾的一枚枚文字,有所傾吐,有所鋪陳,有所闡揚,悉數殷殷如花,馨香婉婉,恆長綻放。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