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石坊腳」-後浦老街觀光帶的東區商圈

發布日期:
記者: 報導。
點閱率:2,412
字型大小:
建於清嘉慶年間的「邱良功母節孝坊」有豐厚的人文內涵,建築工藝表現十分精彩。(李金生攝)

建於清嘉慶年間的「邱良功母節孝坊」有豐厚的人文內涵,建築工藝表現十分精彩。(李金生攝)

特約主筆:李金生
今天是中秋佳節,正是唐.張九齡筆下《望月懷遠》:「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美好時光。金門後浦「邱良功母節孝坊」四對夾柱石獅中,一尊彩繪石獅相傳為邱母的化身,被奉為守護幼童的「石仙姑」,也有祂是全島「獅王」一說,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都有許多鄉親結綵祭拜祝禱,鄉野傳說為這座前清牌坊建築平添美麗、溫馨的色彩。
坐落於金城鎮莒光路觀音亭旁的「邱良功母節孝坊」,建於清嘉慶十七年(1812),是金門地區規模最大、最華麗精緻的牌坊,早期是金門地區唯一的國家一級古蹟,有「台閩第一坊」之譽,目前則名列國定古蹟。
這座四柱三間三層式型制,高度約10公尺,以花崗岩跟青斗石為結構雕鑿而成,200多年歷經烽火,依然屹立不搖的石坊表彰前清浙江水師提督邱良功的母親許氏堅貞守節28年,茹苦含辛撫育獨子為國家棟梁,教子有方堪為鄉梓楷模。以現代觀點來看是封建社會對女性的束縛和制約,但它豐厚的歷史人文底蘊和建築工藝表現,仍有它極其精彩的時代價值。
金門縣文化局在2018年曾委託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團隊進行長達近月的維護作業,包括用高規格檢測儀器評估柱體、軟毛刷搭配國際認證的專用石材清潔藥劑,以及使用可控制最低水量的電動噴霧機清洗,同時還採用奈米級防汙潑水藥劑,避免汙染物快速附著於石材表面,讓石柱獲得更佳的保障。
在全島僅存的4座貞節牌坊中,邱母節孝坊大量出現於老兵的戰地舊照,30年前開放觀光後,更因石坊旁地方小吃攤店林立,吸引遊客蜂擁來到,而成為全島人氣最旺的城區景點,並串連周遭的模範街、陳詩吟洋樓、奎閣、總兵署、十六藝文特區和莒光路老街成為一條饒富古味的觀光帶,鄉親口中的「石坊腳」可說是後浦商圈的東區熱點。
目前除有組織性的團客旅遊,在導遊的詳細解說和導引下,將邱母節孝坊與百公尺開外的「邱良功故居」列為套裝行程外,一般自由行散客在缺乏相關的資訊下,常錯過走訪屋內水井旁有雕龍「聖旨」牆砌的邱良功故居。這可從一些遊客在網路平台抒發金門行感懷,對此表達遺憾的記述中看到一二,縣府觀光處和文化局未來如何補缺,有進一步討論和改進的空間。
一水之隔的廈門,已將文化和旅遊結合在一起,主管單位為「廈門市文化和旅遊局」,兩者合一的用意在凸顯文化內涵和加大、加深旅遊深度與廣度,也就是打造相對於走馬看花的知性旅遊。這是以海灣國際花園城市為建設目標的廈門,在城市的人文表現和觀光經營的努力和用心。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縣府過去也曾在融通文化與觀光做過嘗試,希望往相互協力運作,不再各自為政的方向走,這可從兩單位主管的調任,看出縣府在人才交流的規畫,可惜的是戛然而止。
以歷史演進和人文砌築為主體的文化,是地方發展觀光旅遊的基柱和瑰寶,有1600多年開發史的金門,從翦辟榛莽到人文薈萃,處處是值得探索的歷史軌跡,在文化與旅遊已合為一體的世界潮流下,豐厚人文積材正是金門往「觀光大縣」的目標繼續前進的優勢和資產。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