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瞭望》古蹟維護 從沖繩首里城的5根台灣檜木談起
特約主筆:李金生
世界知名文化遺產—日本沖繩縣那霸的首里城在2019年發生大火,正殿等主要建築遭毀,引起國際文化組織和團體的高度關注。由於先前首里城的木構建築係採用台灣檜木,日本因此向我方洽請捐贈人造林檜木的可行性。外交部與農業部協調後,在今年8月敲定捐贈5根樹齡45年,人造林栽植長成的紅檜木,為重建工程助一臂之力,此事深受國際社會肯定。
國際重要文化古蹟和歷史建築毀於大火、地震、水患和雷擊等災害,總是引起廣泛矚目,因為它們是全人類共同的文化和歷史資產,其間沒有國界、種族、宗教和信仰的區分與差別,有的都是一致共有和共享的普世價值。每一座經過繁複審慎調研和履勘確定的世界級古蹟和歷史建築,代表的都是跨域的全球性資產,有其不可動搖的崇高地位和珍貴價值。
以東亞近鄰韓國為例,近年即有數起震驚國際的古蹟火警事件,如2006年首爾昌慶宮縱火事故和2011年首爾南大門再遭同一名男子縱火。另2008年有600多年歷史的國家一號古蹟首爾崇禮門發生火警,出動百餘名消防員灌救仍未能保住建築主體,均讓韓國百姓和世人痛心不已。
古蹟和歷史建築密度在全國位居前列的金門,也曾發生數起意外事故,包括2010年11月15日晚間,明末鄭成功訓練水師時興建,在清代曾做為右營遊擊衙署的內武廟突發大火,燒毀內殿左側木刻門柱、楹聯,還好奉祀的關帝爺和眾神明無恙。另如建於清道光十六年(1836)有強烈人文薈萃祈望的奎閣,也曾發生緊鄰的空屋和約60公尺外民宅火警意外,虛驚一場。
金門縣消防局在今年一月即選定奎閣做為演練基地,希望藉此提升消防救災人員熟悉當地狹小巷弄搶救動線及應對文化資產的搶救能力。
日前,該局再於台開金獅影城舉辦「文化資產及古蹟歷史建築防災研討會」,由代理副局長陳國瑋主持,縣文化局、警察局、民政處、觀光處與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派員與會,並邀請台北市政府消防局副局長游家懿及國立金門大學副教授曾逸仁講授古蹟及歷史建築物日常維護保存、防火管理與古蹟文物搶救。同時也在約有750年之久,迄今已歷經3次重建的沙美萬安堂,以內堂因電氣因素起火的火災搶救為主題,進行現場模擬情境演練。
台灣文化資產遭遇火災破壞自有文獻紀錄的清光緒甲午年(1894)南投縣埔里瀛海城隍廟大火以來,已記錄數十起古蹟和歷史建築物重大火警,一再上演的火災事故讓人惋惜不已。起火原因包含配電系統、電器設施、人為縱火和天然災害、外來火源在內,有些意外事故甚至防不勝防。
金門開發史遠溯自1600餘年前,前人胼手胝足開闢草萊,在歲月更迭下才積累珍貴的人文資產。金門縣文化局統計,全縣已指定國定古蹟9處、縣定古蹟85處,登錄的歷史建築也有148處之多,對做為以文化為基石,往觀光大縣目標大步邁進的金門來說,這些文化資產的維護、保育應是時間軸不停運轉的永續經營,不單單是政府相關單位,也必須是全民共同參與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