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提升身障輔導知能 縣府辦教育訓練

發布日期:
記者: 陳冠霖/縣府報導。
點閱率:653
縣府舉辦「身心障礙者性教育、婚姻及生育輔導知能」教育訓練。(社會處提供) 縣府舉辦「身心障礙者性教育、婚姻及生育輔導知能」教育訓練。(社會處提供)

金門縣政府5日在金門縣政府多媒體教室舉辦「身心障礙者性教育、婚姻及生育輔導知能」教育訓練,旨在提升社工員、教保員及專業人員的知能及輔導技巧,以更有效地應用於實際工作。該訓練邀請了臺灣心路基金會黃如玉主任擔任講師,旨在提高專業人員處遇服務的知能技巧。
 社會處表示,聯合國於2006年通過的「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中,第23條和第25條明確提出尊重家庭和提供同等性健康方案的原則,確保身心障礙者擁有結婚和生育的權利,並應提供必要措施以促使其行使這些權利。我國於2011年通過的身心障礙者權益保護法也在第5章第50條中規定,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根據需求評估結果提供「婚姻及生育輔導」服務,以支持身心障礙者獲得所需的個人支持和照顧,從而促進其生活品質、社會參與和自立生活。
 社會處長陳世保在致詞中指出,雖然身心障礙者在生理或心智上可能存在一些認知能力的限制和環境適應的困難,但在生理上的性發展與一般人並無不同,同樣存在性生理的需求。
 縣府對「身心障礙者性教育、婚姻及生育輔導知能」的重視,希望透過教育訓練提升專業人員的服務知能。當專業人員面對懷孕且需要婚姻及生育輔導的身心障礙者時,期望能提高其專業敏感度,主動提供個案所需的支持服務或協助連結相關資源。這樣一來,身心障礙者在家庭、社區和職場等多樣環境中,能夠做出健康正向的選擇,降低危險行為的發生,有效構建完善的身心障礙者需求平權保障體系。
 這次教育訓練的意義不僅在於提升專業人員的服務能力,更在於強調了社區、家庭和相關機構的連結和支持對於身心障礙者的重要性。金門縣政府期待這樣的訓練能夠為身心障礙者建立更加包容、支持和理解的社會環境,讓他們在多元的生活場景中,能夠自主地做出正確的選擇,同時減少潛在的風險因素,實現身心障礙者的權益保障與平等發展。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