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長就職周年施政成果─建設篇 首案社宅「金湖安居」 實現「住有所居」願景

縣長陳福海視察金城北堤舊市場,規劃回歸停車使用,增加52格位,並以月租方式收費。(資料照片)

縣長陳福海於颱風前夕視察金沙抽水站,並爭取水利署補助經費總計7636萬元,將可增進金沙抽水站排洪功能及慈湖農莊低窪區域排水問題。(資料照片)
為居住正義、照顧弱勢,並減輕地方財政負擔,縣長陳福海率縣府同仁多次與內政部國土管理署、城鄉發展分署及住都中心溝通協調,爭取中央在金門落實社會住宅政策,終於經內政部城鄉發展分署召開會議確認,將由中央興建總造價達12億元的社會住宅,讓經濟相對弱勢的族群用較優惠的租金入住,同時結合青年創業輔導服務,配置場地及服務站,提供鄉親安穩居住的環境。
內政部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近日也已公告,將於金門縣推動「金湖安居」社會住宅統包工程,預計116年完工,提供約232戶社會住宅,滿足更多返鄉青年及離島就業的需求。
青年自建住宅,圓夢成家
為照顧青年族群,使其能以合理預算實現成家及居住需求,112年4月13日縣府通過「金門縣青年住宅自建土地讓售作業要點」,比照戰地政務時期金門地區國宅開發方式,售地由青年朋友自建住宅。以五鄉鎮一同推動為原則,規劃位置分別為金城水頭段(后豐港聚落北側)、金湖湖后劃段(后壟聚落外圍)、金沙鎮沙溪一劃段(陽翟聚落外圍)、金寧鄉慈湖住宅區及烈嶼鄉東園劃段(習山湖),滿足青年成家安居的需求,還能就近照顧原生家庭的社會面及情感面。
推動農地重劃,改善農耕環境
為改善農業生產環境,保障農民耕作權益,除辦理中之西山段農地重劃案外,縣長陳福海就任後,加速啟辦新農地重劃案,經金門縣地政局積極盤點,並就各鄉鎮公所提報擬農地重劃區,經調查統計,楊厝測段地主重劃意願及面積均過半數同意,內政部於112年11月8日已辦理複勘,縣府將積極爭取納入113年農地重劃先期規劃地區,俾利地區農業發展。
西山農地案部分,內政部112年8月24日准予重劃後,金門縣地政局公告重劃計畫書圖並辦理說明會,續將辦理發包工程,並依序辦理地上物公告、拆遷及補償事宜,預計115年重劃完成。
推動土地整體開發,帶動地方繁榮
一、金城鎮第三期區段徵收案(面積20.13公頃):紓解金城地區現況都市飽和之開發壓力及保存舊市區文化資產,並提供金城幼兒園擴大校園用地,改善校園環境,預計116年開發完成及點交土地。
二、安岐閩專一期區段徵收案(面積17.81公頃):因應金門縣整體都市成長需求,及落實都市計畫規劃,促進建構閩南建築風貌示範區,提升土地利用價值,內政部土地徵收審議小組已召開「金門縣金寧鄉安岐閩專一期區段徵收案」第3次公聽會,刻正查估土地徵收補償市價。
三、金門大橋烈嶼端區段徵收(面積10.52公頃):結合金門大橋建設計畫,擴大建橋綜合效益,於金門大橋橋頭及其周邊地區開發新社區,帶動地方產業繁榮,採「全區開放配地、地主自選土地點交梯次」作法,第一梯次已辦理完成,112年9月23日辦理第二梯次土地點交相關作業。
建置金西醫療聯合門診中心,均衡東西半島醫療資源
為平衡東西地區醫療資源,於西部地區建構完善健康照護網路並提升醫療量能,規劃籌設「金西地區醫療聯合門診中心」,設置方向以整合金西地區醫療院所資源,或引入臺灣本島醫療體系,並以活化現有閒置空間為主要之規劃及評估重點,紓解東西半島醫療資源分配不均衡之問題,提升就醫可近性與便利性,落實醫療在地化。
因應颱風風災、爭取中央挹注改善水利設施
7月來襲之杜蘇芮及9月的海葵颱風,對金門地區水利設施造成損壞,縣府於災後彙整各鄉鎮調查結果,向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提報杜蘇芮颱風災後復建工程(計9案),成功爭取總經費8069萬元補助,期盼於113年3月前復建完成。另海葵颱風災後復建工程也已向工程會提報爭取經費補助,目前工程會審議中。
另外,為加強防洪安全,爭取經濟部水利署補助「金沙抽水站站體及機組設施更新改善應急工程」、「金沙抽水站站體及機組設施更新改善應急工程(第二期)」及「慈湖農莊排水改善改善應急工程」,核定經費總計7636萬元,將可增進金沙抽水站排洪功能及慈湖農莊低窪區域排水問題。
此外,也一併獲中央核定5411萬元辦理「金門縣浯江抽水站設備提升及改善工程」,改善浯江抽水站老舊設備。
完善地區交通網絡 提供安全行車環境
在全島道路交通路網方面,112年已完成主要道路改善工程,包括環島北路三段(瓊徑路口至高陽路口)道路拓寬工程、環島南路三段等道路改善工程、金寧鄉頂林路道路暨人行環境改善工程等路段,提供民眾舒適行車環境。
至於「慈湖路一段、二段及光前路等道路暨人行環境改善工程」、「民族路(稅務局至西海路三段)道路整建工程」、「金寧鄉仁愛新村道路改善工程」、「金湖鎮前埔聯外道路等改善工程」、「金沙鎮大山路道路等改善工程」等許多案件都正進行施作中。並積極爭取中央預算規劃辦理「金門縣2-29號計畫道路新闢工程」、「金寧鄉瓊安路道路改善工程」及「金湖鎮黃海路道路拓寬改善工程」,提升鄉親生活圈周邊的道路品質。
改善優化停車空間,解決觀光景點及城區停車問題
金門大橋通車後,烈嶼鄉觀光景點停車需求增加,112年於鐵漢堡、勇士堡、沙溪堡、烈女廟、八達樓子等五處景點增設停車空間,合計增加50席小汽車停車位、5席大客車停車位。
金城部分,金城北堤舊市場回歸停車使用,增加52格位,並以月租方式收費。增建安和公園西側第一期停車場,闢建61席汽車停車位、18席機車停車位,紓緩地方長期停車位不足的壓力。至於金湖部分,規劃增設太湖路二段路邊小型車25格、機車12格,以及新市公園旁約10格,同時研議於太湖路二段北側規新闢的停車空間。後續停車空間規劃,考量財政紀律與優先順序,將鼓勵民間投資,活絡經濟市場,利用金城、金湖重劃區之廣兼停用地,規劃以BOT方式,並爭取中央經費補助,辦理委外招商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