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縣長就職周年施政成果─財政篇》開源節流 永續財政 確保縣庫水位及福利不縮水

發布日期:
記者: 莊煥寧/專題報導。
點閱率:1,060
為保縣庫水位及福利不縮水,縣長陳福海多次與金酒公司開會商討,並將發放現金調整為慰助酒品「感恩釀」,達成兼顧縣府財政、金酒業績與鄉親福利等三贏局面。(資料照片)

為保縣庫水位及福利不縮水,縣長陳福海多次與金酒公司開會商討,並將發放現金調整為慰助酒品「感恩釀」,達成兼顧縣府財政、金酒業績與鄉親福利等三贏局面。(資料照片)

為保縣庫水位及福利不縮水,縣長陳福海多次與金酒公司開會商討,並將發放現金調整為慰助酒品「感恩釀」,達成兼顧縣府財政、金酒業績與鄉親福利等三贏局面。(資料照片)

為保縣庫水位及福利不縮水,縣長陳福海多次與金酒公司開會商討,並將發放現金調整為慰助酒品「感恩釀」,達成兼顧縣府財政、金酒業績與鄉親福利等三贏局面。(資料照片)

 創新財政措施 提昇縣政能量
 縣長陳福海多次強調財政紀律的重要性,以「開源節流、永續財政」為財務統整施政願景。本於開源與節流並重原則,積極爭取中央補助款豐裕財源,致力健全財務管理、嚴密預算控管、推動非公用土地開發利用與活化,並積極規劃及推動創新財政措施,期有效發揮整體財政效能,提昇縣政推動能量。
 強化開源與節流,充裕與穩定縣庫
 縣長陳福海上任後,積極盤點縣內重大公共工程,經檢討後,調整施政優先順序,停辦、緩辦「金西醫療中心」、「伯玉路優化工程」、「金城國中地下停車場」、「中正國小地下停車場」、「山外立體停車場」等23項重大計畫,這些計畫總經費102.65億,中央補助款15.6億、縣配合款87.05億,補助比率15.19%,造成縣庫沉重負擔。
 縣府強調,上述計畫是為切合發展實際需求加以檢討,在不影響鄉親權益下,提出可行替代方案。原規劃於鎮西營區「金西醫療中心」停辦後,另覓地點籌設「金西醫療門診中心」,以符合西半島民眾醫療需求,中長期規劃籌設金門地區重症醫院,解決地區長期醫療問題,同時配合兩岸小三通,發展觀光醫療,帶動地區觀光產業。
 伯玉路為連結東西半島的主要道路,為避免施工期間造成交通黑暗期,且造成更多交通衝突點,經檢討後,修正計畫為「金湖鎮太湖湖畔綠蔭遊憩及周邊路網改善工程」,以整體片區概念發展金湖鎮亮點,同時新增「烈嶼鄉自行車及人行路網改善計畫」,完善烈嶼地區交通路網,帶動烈嶼地區觀光發展。
 至於停辦金城國中等4處停車場工程,主要考量學生受教權、交通衝擊及建設發展輕重緩急等因素。替代方案將朝停車空間檢討優化,短期以租地或小規模工程,增加平面停車空間,中期評估平面停車場改建立體停車場。同時推廣兼停多目標使用土地案,提供誘因,鼓勵民間投資興建公共停車場,紓緩財政負擔,同時符合地方發展交通需求。
 推動福利年金改革、嚴守財政紀律
 考量金門民眾於戰地政務時期遭國軍強制徵召參加民防自衛隊員訓練之犧牲奉獻,縣府104年2月12日訂定「金門縣歷經戰地政務時期五十五歲至六十四歲三節慰助金發放自治條例」,於每年三節(春節、端午、中秋)每節給予現金1萬2000元。至今共發放約36萬人次,43億元,現今每節約發放2億元。為保縣庫水位及福利不縮水,持續感念本縣縣民於戰地政務時期之犧牲奉獻,縣府修正自治條例,將現金調整為慰助酒品「感恩釀」,自112年秋節實施,由縣府向金酒公司購酒,轉而贈送給鄉親,鄉親可自藏增值,亦可轉售酒商,金酒公司亦可增加收入,達成兼顧縣府財政、金酒業績與鄉親福利等三贏局面。
 活化非公用土地、公有不動產,促進資產有效運用
 金門縣政府為有效活化運用經管非公用土地及建物,112年出租縣有非公用土地作為農、漁、畜牧業使用計183筆,面積43.34餘公頃,租金收入計79萬3千餘元,提昇縣有非公用土地使用績效,便利農民耕作,促進地區農漁業發展,提高農業生產經濟價值。出租供商業住宅使用,面積約5.07公頃,創造財政收入約1036萬餘元。配合地方公共事業,辦理出租予台電公司計2筆,面積約1.84公頃。總計出租經管縣有非公用不動產計329筆,總面積50.26公頃,有效增加縣庫收益1122萬5千餘元。
 另外,積極執行各項開源措施,推動公有財產活化運用計畫,吸引民間企業投資,將閒置或低度使用之公有房地、軍事營區等不動產委外經營,減少縣府財政負擔並促進房舍空間充分運用。經統計,縣府辦理公有財產活化計畫計27案,其中涉及傳統建築活化、賣店、餐廳等促進經濟多元發展,提升地區經濟活力。同時,透過委外經營也可提供地區青年就業機會,落實縣長創造資產價值,充裕縣庫財力之施政願景。
 推動坑道儲酒專案、厚植民間經濟實力
 針對廢棄營區坑道進行盤點,就適宜之坑道進行活化再利用,未來打造成儲酒坑道酒窖,結合地區原有景點,開發地區新旅遊亮點,帶動地區觀光產業發展。觀光效益以金酒經武酒窖門票收入350元為例,每月參觀人數約800人,每年可帶來門票收入約336萬元;儲酒效益以縣民12萬人計算,以每人儲存3.6萬優質酒,預計增加財政收入43.2億元。目前縣府已著手整理寨子山坑道、山前坑道、夏興坑道、林兜坑道等。
 增加停車周轉率,推動使用者付費原則
 落實使用者付費、增加資源有效利用率及停車周轉率,分階段辦理地區公有停車收費管理機制。
 第一階段:以地區公有路外停車場為主,實施差別費率:金門航空站第三停車場及山外車站停車場辦理委外經營管理,112年5月1日啟動收費;金城北堤停車場則於8月16日啟動月租收費,金門高中評估後,預計年底啟動收費,後續預計將北堤兩旁及金城鎮公所後方停車場一併納入收費範圍,以停車收費機制,以確保鄉親停車權益。
 第二階段:以城區停車收費機制為主,預計將城區路邊停車格及周邊路外停車場納入停車收費規劃:金湖鎮實施部分路邊停車收費,辦理委外管理,預計113年1月1日啟動收費。後續持續檢視強化收費機制與數量,同時優化繳費機制。
 活化觀光景點、注入民間經營活力
 金門縣政府轄管景點約15處,為提升觀光旅遊服務品質,縣府評估各景點委外經營條件,提升活化使用效益,規劃透過標租案模式,增加縣庫收益,並有效調度人力,降低人事及營運成本支出。
 目前執行成果,光華園基地已於112年7月與承租商完成簽約,預計114年開始營運,營運項目將包含老兵主題概念餐廳、主題活動及研習課程、銷售主題商品及紀念品、藝術裝置及科技展示、展覽及表演等。同安渡船頭、后湖海濱公園、柳營營區、西洪營區及134高地之委外作業也陸續進行中,預計每年可為縣庫增加約167萬元土地租金,並視廠商營運情況額外收取權利金。
 縣府強調,將持續以提升財政效益、穩健財政為目標,積極爭取中央補助款豐裕財源,秉持積極開源,務實節流,在充裕與穩定財源下,以多元方式提升財政效益。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