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嶼鄉舉辦成年禮 33人過六關慶成年

左上、烈嶼鄉長洪若珊、縣府教育處長孫麗琪、烈嶼鄉代會副主席吳福全、烈中校長黃文華等來賓參與成年禮活動;右上、洪若珊鄉長為學生們進行加冠禮儀式;左下、行成年禮者自七娘媽亭桌下鑽過,以跪爬的方式來表達感念七娘媽庇佑之恩;右下、學生們向在場家長奉茶。(高凡淳攝)
烈嶼鄉公所昨(26)日循例舉辦112年成年禮活動,33名即將虛歲年滿16歲國中生,參加祭祖、鑽桌腳的傳統古禮,並通過六關考驗,象徵已具備成年禮的資格。全場40多位家長看到孩子順利完成儀式,不禁淚流滿面,全場氣氛相當感人。
「成年禮活動」一直是烈嶼地方相當重視的傳統習俗,每一年都會結合烈嶼國中辦理成年禮活動,家長參與熱絡,分享孩子「轉大人」的喜悅。一大早學生們進行拜天公儀式,學生們祭拜「天公」,儀式莊嚴隆重。透過對於「天公」的崇敬,表達出對於成年禮慎重的虔誠之心,祈求「天公」的護佑,孩子平安成長,更有著延續傳統「拜天公」儀式的文化內涵。透過拜天公、祭神明、飲宴等儀式,昭告眾人:子弟已長大成人,此民間習俗相沿至今,不曾中輟。
接著展開過六關慶成年的考驗,分別有:第一關「負重」,主要是為了讓參與者了解,成年後必需擔負更多的責任。竹籃內放有芹菜、蘿蔔、蔥、鳳梨、磚頭,分別象徵勤快、好彩頭、聰明、氣旺、財富,希望行成年禮者能擁有這些特質,讓人生更加順遂圓滿。第二關「致遠」,讓參與者體會到人生即便遭遇險阻、身心俱疲,仍必須勇往直前,做一個有毅力、有恆心的人。第三關「濟世」,透過CPR的模擬急救讓參與者了解到除了自我成長外,助人濟世也是非常重要的事,能讓社會更祥和、更友善。第四關「針黹」,透過鈕扣的縫製,讓參與者了解到家務不分男女,應該相互協助、共同經營,才能營造一個和樂的家庭。第五關「引福」,水餃的外形類似金元寶,象徵富貴福氣,透過包水餃的活動,添增福氣,同時也藉此體驗基本的家事料理,了解到父母平時操持家務的辛勞。最後,在祭祖儀式前,特別設計「淨心」的儀式,以潔淨冰涼的水沁入腦際,讓所有參與者能靜下心來,進行為時十秒的水中沉思,思索成年之後應有的蛻變。種種關卡的設計寓教於樂,期盼學生成年後,更成熟懂事、知足感恩、成為一位對社會有用的人。
下午舉行祭祖儀式,由洪若珊鄉長擔任主祭,烈嶼鄉代會副主席吳福全、烈中校長黃文華陪祭,依傳統祭禮上香祭拜中華民族列祖列宗神位,以示不忘飲水思源。縣府教育處長孫麗琪、烈中、西口國小家長會長林仁儀、烈中家長會榮譽會長李良財、烈中校友會長蔡金爵、烈嶼守備大隊政戰處長林信興、西口國小校長劉界宏、卓環國小校長楊杰頤、上岐國小校長薛奕龍、退休校長林英生等來賓及家長參加觀禮。
洪若珊鄉長感性表示,每年主持成年禮活動,看到很多自己從小看到大的孩子,如今即將要「成年」,內心實在感動,期望透過成年禮的儀式,讓學生們認知到長大了,要對自己做的事負責,並勉勵學生們「生命是一條無法回頭的路,隨著年紀的增長,態度、待人處事等也要有所成長,儲備正向能量,更要尊重身邊的長輩家人們。」同時也向現場家長們說聲辛苦了,感謝父母們辛苦拉拔孩子們長大。
吳福全副主席提到,現代資訊科技發達,期許孩子在學校學習不只有課業上的知識,也要有具備分辨是非的能力,在成長的旅程中,難免會遇到很多困惑之事,記得要多與家人聊天分享,祝福所有學生們未來鵬程萬里。
黃文華校長帶領全場師生們向與會家長獻上一個愛的鼓勵,感謝家長們積極參與孩子重要的成長階段,並向現場表達「他以烈中孩子為榮。」黃文華校長表示,對於烈嶼的第一印象,就是尊重長輩這個觀念,他提醒學生們要謹守這個本分,也是成年禮想要表達的意義。成年禮歷史將近有20年,感謝鄉公所及代表會的支持,並期許學生們花點時間,認識成年禮的歷史。
祭祖儀式後主祭官和來賓、家長們隨即到達七娘媽亭桌前,燃香祭拜,感謝七娘媽庇祐家鄉幼童,消災解厄,順利長大成人。行禮如儀之後,行成年禮者陸續自七娘媽亭桌下鑽過,以跪爬的方式來表達感念七娘媽庇佑之恩,並進行加冠禮儀式,學生「加冠」代表「獨立」和「責任」,意旨學生們應肩負起相應的責任與義務。能盡本分,把握分寸,明辨是非,在態度上積極進取,對社會有所貢獻。
隨後進行溫馨的敬茶儀式,這些成年的學生們向在場家長奉茶,期許行成年禮者懂得懷著感恩回饋之心,能夠享受父母的愛,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許多家長頻頻拭淚,心中有著滿滿的感動及喜悅,希望孩子們平安長大,現場充滿歡樂與淚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