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走讀水頭洋樓 圓韵愛樂協會邀許維民開講

發布日期:
記者: 許峻魁/金城報導。
點閱率:780
字型大小:
金門縣圓韵愛樂協會推廣美學教育,於水頭舉辦美感講座。(圓韵愛樂協會提供)

金門縣圓韵愛樂協會推廣美學教育,於水頭舉辦美感講座。(圓韵愛樂協會提供)

金門縣圓韵愛樂協會日前在理事長翁維璐、常務理事劉湘金以及總幹事黃菊芳的共同策畫之下,為了讓會員還有鄉親們,能夠對於家鄉有更多的認識,激發大家愛家、愛鄉的情懷,特別邀請金城國中退休校長許維民擔任講師,帶領大家走入水頭洋樓領域,一窺神秘面紗,並進行一場深度的美感教育講座。
金門縣圓韵愛樂協會是由一群愛好音樂藝術的人士所組成,舉凡設計、音樂、藝術、文學等生活美學皆為推廣之範疇,透過各類活動與大眾各界交流,以臻美化生活、潛移默化之效。除了發展音樂活動是重要項目,更積極參與社會公益,善盡社會責任。
金門縣圓韵愛樂協會表示,許維民過去致力於教職之餘,除了熱衷於攝影及寫作,更勤於耕耘金門文史,重構過去、再現往昔;鄉土情結深厚的許維民,雖一度忙於教學行政工作,然其赤心如斯,不僅對於金門時事議題時有卓見,更不忘持續挖掘浯島鄉土的真魂與魅力。
許維民不僅投入各領域、各面向的社會參與,亦曾多次受聘擔任金門文史解說講座,他早在民國八十四年時與其任教的金城國中同事王金國、社教館業務承辦人曾淑玲等人,共同策畫「水頭厝風情」全國文藝季活動,透過不同單元的活動設計,呈現水頭聚落的古典內涵和人文風情。
日前的這場美感教育講座,許維民向參加的民眾說明,金門是典型的僑鄉,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閩粵兩省大量移民到南洋一帶,金門人也隨著當時的移民風潮遠赴南洋打拚,俗稱「落番」,而事業有成的富僑,榮耀鄉里,最直接的表現方式是在鄉里營建宅第,光耀門楣,這些建築融合了原鄉與他鄉的藝術文化,兼具美感與實用的功能,因此,無論是西洋建築風格的洋樓或是閩南建築型制的大厝,都使得僑鄉地景更加豐富多彩。此外,金門縣文化局副局長陳國興也與其夫人全程參與,不難想像這場水頭洋樓美感教育活動的精采成功。
這次圓韵愛樂協會辦理水頭洋樓走讀導覽暨美感教育活動,透過水頭巡禮,邀鄉親一起來瞭解金門人出洋的滄桑與輝煌,感受金門的閩南歲月與洋樓風情,增進對僑鄉歷史及文化的認識是深具意義的。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