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源頭拔菜頭公益家庭日 兩百多人拔蘿蔔

小朋友體驗拔蘿蔔。(許峻魁攝)

親子秀出戰利品。(許峻魁攝)

圓頭農牧舉辦第二屆親源頭拔菜頭公益家庭日。(許峻魁攝)
用公益與教育性活動來回饋社會,圓頭農牧攜手晨光基金會、妙妙屋庇護工場在昨(二十一)日舉辦「第二屆親源頭拔菜頭公益家庭日」活動,兩百多位大小朋友手腳俐落,一起開心「拔蘿蔔」,現場笑聲與驚訝聲不斷,活動最後還選出單顆重達四點九七公斤的蘿蔔王。圓頭農牧創辦人薛承琛表示,他本著感恩回饋的心,希望為孩子們提供親近土地,學習生活知識的機會。
從去年開始舉辦,就受到家長肯定及迴響的「親源頭拔菜頭公益家庭日」今年邁入第二屆,承襲去年在農曆春節即將來到的前夕,於昨日上午在圓頭農牧栽種的蘿蔔田舉行。
延續關懷教育落實慈善公益的行動,今年圓頭公司栽種超過一千平方公尺,逾六千株的白蘿蔔,種植面積更甚去年,在活動報名訊息一公布之後,就吸引超過兩百五十位地區各國小還有幼兒園的家長、孩童熱情的參加。議員董森堡、金城鎮民代表蔡宗儒也到場參加。
在報名之初,主辦單位特別要求家長為每位參加的孩子們樂捐一百元給予「晨光基金會」做為報名依據。圓頭農牧表示,晨光基金會深耕金門二十多年,協助地區心智障礙者,更為讓家屬能就近安置而返鄉籌立,在金門籌設第一家教養機構及日間照顧中心。目前也持續幫助離島身心障礙者及失能或失智長者提供在地化需求的照顧服務,長期為金門的扶助弱勢及推展社會福利工作做出很大的貢獻。
圓頭農牧也期許藉由認識晨光基金會推動的長照與身心障礙服務,從小培養孩童關注社會、熱心公益的心,並啟發他們尊老愛幼的包容愛心。昨日活動的現場,晨光基金會創辦人施美珠也到場參與拔蘿蔔,並向參加民眾表達感謝之意。
圓頭農牧創辦人薛承琛表示,三年前離開自己打造的舊有品牌,並以他的小名創立「圓頭」品牌,從商三十多年有成,他認為金錢只是數字,他打造圓頭此一品牌就是要追溯源頭,回饋源頭。
薛承琛致力於公益與教育,他認為,現今的孩子接觸自然、生活活動的機會較少,許多事情都由家長代為處理完成了。直言家長雖有能力為孩子做事,但沒有權利剝奪孩子學習的機會,一般日常如洗衣、洗鞋、料理等都是生活技能,這些都是小孩應該學習的,他希望從教育開始,回饋社會。
薛承琛說,舉辦拔蘿蔔活動是希望讓孩子吃到蘿蔔之餘也要了解蘿蔔如何成長。該公司從十月蘿蔔播種時就全程紀錄並分享,他們把作物成長過程公布在社群媒體中,同時還把種植地點大方公開,讓孩子們可以實地參訪,目的就是要使小朋友可以離開電腦3C產品,可以親近土壤並提供學習機會。
薛承琛強調,用感恩的心來回饋社會,努力為下一代的教育扎根,拔蘿蔔公益活動今年是第二年了,未來也會持續辦理。他本著創立圓頭的初衷,努力為食品安全溯源,更要為回饋金門這塊土地做出貢獻,讓下一代有機會學習生活的必需能力。
昨日參加活動的親子們,臉上笑意藏不住,就有家長表示,都市化的現代生活,若不是從事農業工作的話,孩子很少有機會可以實際接觸親近土地,因此在得知活動後就毫不猶豫的報名參加;而被問到該如何料理時,家長多說煮湯喝最方便美味,部分也會作成泡菜慢慢品嚐。
奮力的抓住葉子,努力將蘿蔔從土壤中拔出,參與的小朋友都開心的說,相當好玩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