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作美味紅龜粿 居服員在歡笑中分享交流

金門縣長期照顧服務關懷協會私立仁愛居家長照機構參與金沙鎮斗門社區的風獅爺紅龜粿體驗活動,享受傳統糕點的文化體驗。 (金門縣長期照顧服務關懷協會私立仁愛居家長照機構提供)

金門縣長期照顧服務關懷協會私立仁愛居家長照機構參與金沙鎮斗門社區的風獅爺紅龜粿體驗活動,享受傳統糕點的文化體驗。 (金門縣長期照顧服務關懷協會私立仁愛居家長照機構提供)
金門縣長期照顧服務關懷協會私立仁愛居家長照機構為體恤居家服務員平日為地區長者提供居家服務的辛勞,並讓他們適時釋放壓力,放鬆心情,於新春期間由理事長許美鳳帶領機構同仁,參與金沙鎮斗門社區承辦勞動部指導的「文化創生·幸福共享」計畫風獅爺紅龜粿體驗活動,由專業糕點師傅指導,學習製作拜天公傳統糕點—紅龜粿,並由專業講師分享拜天公及紅龜粿的傳統文化。
「傳統糕點~Q版紅龜粿製作體驗活動」是時下熱門,許多遊客會到斗門社區去體驗及品嚐。長照協會附設仁愛長照機構,居家服務員平日為服務長輩,無暇參與體驗,承斗門社區理事長協助,特於晚間為機構員工專門開班授課,由專業糕點師傅指導,學習製作拜天公傳統糕點—紅龜粿,並分享拜天公及紅龜粿的傳統文化。居服員有此機會參與體驗,興奮不已,報名十分踴躍,參加者二十餘人,活動中受到斗門社區總幹事陳其德及志工的熱情歡迎,同仁除體驗學習,也藉此召開座談會,彼此相互交流,歡聲笑語不斷,一起分享這份美妙的文化體驗。
金門地區每年農曆正月初九拜天公,紅龜粿及天公圓是桌上不可或缺的供品,「紅龜粿」的紅色象徵吉祥,龜甲象徵長壽。龜是四靈之一(龍鳳麟龜),象徵吉祥長壽,人都想要吉利求長壽,以龜的米食-紅龜粿替代,沿用至今,取龜壽綿延之意。紅龜粿、天公圓等都是早期農業社會用來敬天、祈求來年好運不斷的年節糕點。
在早期的農村生活,做粿、炊粿是少不了的工作,不過對現代的年輕人來說,卻是甚少有機會親身參與做粿、炊粿,感受傳統炊粿的生活經驗。金門縣長期照顧服務關懷協會私立仁愛居家長照機構期待透過專業的師傅,以及婆婆媽媽的經驗,讓在地炊粿文化能傳承下去,讓更多年輕一輩有機會學做傳統糕點。
長期照顧服務關懷協會理事長許美鳳表示,有感居家服務員平日工作辛苦,為讓他們適時釋放壓力,放鬆心情,並能清楚了解及感受金門的傳統文化,特別規劃本次紅龜粿製作體驗活動,看到居服員認真快樂參與體驗學習,是非常值得的;感謝斗門社區總幹事陳其德及志工的熱情接待,講解及實作指導,成員們不僅能親手製作美味可口的傳統糕點,還能學習到關於「拜天公」的文化及歷史緣由,又可品嚐傳統糕點,是場很好的體驗學習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