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構性別友善社會 縣府開辦專題講座
為提升培訓公務人員的性別意識及性別敏感度,瞭解性別相關重要議題的內涵及相關舉措,以促進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進而營造性別平權的工作環境。金門縣政府人事處在日前於縣府多媒體簡報室辦理「建構性別友善社會專題講座」,希望透過相關研習訓練,以推動促進性別平等意識的萌芽成長。
建構性別友善社會專題講座是結合影片賞析和講座的多元學習形式,並聘邀臺大醫院精神醫學部、衛生福利部金門醫院精神科兼任主治醫師徐志雲擔任講座。在研習一開始,先觀賞電影《小王子公主心》,內容是記錄一個與眾不同的孩子—七歲小孩「莎夏」與她的家庭生活,從父母手足的心境轉變,到莎夏試圖融入學校,在同儕中尋求認同,用溫柔的韌性面對異樣眼光;導演希望能藉由這部電影讓社會大眾認識跨性別孩童的真實面,更讓大家知道「與眾不同」代表的意義。
在講座中,徐志雲醫師先以幾則引起討論的社會新聞為楔子,討論女性的社會重擔問題,並提出長期以來對於男女性別指涉的刻板印象,進而切入講座主題-從「性解放」探討建構性別友善社會的重要性,例如粉紅色通常會與女性氣質產生連結,以及通常女性會讓人聯想到溫和親切的特質等,但其實美國的小羅斯福總統小時候,因為受到當時時代潮流的穿衣風格影響,也曾經有過小女孩的裝扮。
徐志雲醫師進一步說明,所謂的「性解放」,是指社會在對性觀念的革命性變化,意謂著解放人們基於性別、性傾向、性關係以及性行為上所受到的所有社會壓迫,在1960年代左右開始受到大眾關注,伴隨著女權運動及民權運動,而主要著力在於人際關係,尤其是性關係及性行為,並涉及了一些傳統社會中的性與家庭觀念。
徐志雲醫師表示,「同志議題」是其中最引人關注討論的重要課題,依據國際專業學會的解釋,同性性傾向本身並不會造成心理功能的障礙,非異性戀之性傾向、性行為及伴侶關係,其實是人類發展多樣性之正常展現;而「跨性別者」則是指跨越或超出了社會所定義的性別分類,其性別認同或性別表現與他們出生時被認定的性別不一致,依據科學界部份研究顯示,雖然對於人類之性傾向成因尚無明確答案,但已知在絕大部分情況下,性傾向並非一種「個人選擇」,也沒有可信的研究能夠證實性傾向是由某些特定教養或環境因素所致。
為配合推動「性別平等」的永續發展目標及我國相對應政策舉措,縣府人事處每年度均規劃辦理性別平等議題相關課程,聘邀專家學者擔任講座,以強化並更新公務同仁對於性別議題之認識與理解;今年度則規劃辦理四項主題課程,含括性別友善、性騷擾防治與法規、性平申訴案件處理等議題,並著重加強宣導性騷擾防治相關法規及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