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停車周轉率為核心 改善停車問題
縣長與縣府團隊研討提升停車周轉率。(縣府提供)
金門縣長陳福海日前召集會議,組織專案小組提出完整政策規劃,聚焦於提升停車空間的周轉率,逐步改善地區停車問題。會議中,陳福海縣長責成觀光處研擬短中長期改善計畫,強調應以提高停車周轉率為重點,後續按難易程度逐步推動,並持續觀察停車使用情形,進行滾動檢討,以兼顧停車格使用效益,也能夠滿足民眾的臨時使用需求,讓有限資源最大化。
縣長陳福海為持續改善停車問題,會中指示整體規劃策略朝向「增加供給」與「強化管理」兩大主軸,後續按難易程度來逐步推動,以務實態度,加強執行效能,提高停車空間周轉率,逐步改善地區停車問題。陳福海強調,停車場的建置永遠趕不上車輛增長的速度,如果需倚賴政府讓每一輛車都有一個停車格,那停車場永遠蓋不完,針對部分需要,我們來做,但真正的便民應是朝向提高停車周轉率,給予洽公、需至城區內買東西的鄉親有一個方便的停車環境。
根據金湖鎮早先啟用停車收費時的經驗,倘若沒有配套措施,停車收費僅會造成民眾違規停車並徒增民怨。所以在使用者付費習慣養成的過渡期間,陳福海認為應以同理心站在鄉親角度思考,不能僅以開立違規停車罰單方式解決。
為充分考量鄉親需求及使用者付費習慣需要時間養成,陳福海責成觀光處研採停車費率差別收費機制,鄰近城區的停車空間停車收費、離城區稍有距離的停車空間停車先採免費的方式提供民眾自由選擇。提供民眾多元的選項,讓大家在享受便捷停車服務的同時,也能逐步養成付費停車的習慣。這樣的措施不僅有助於提升停車管理的效率,更提高停車空間的周轉率,還能有效解決城區停車空間不足的問題。此外,亦請相關單位加強宣導,在收費停車場設立或懸掛醒目的收費標準告示,讓使用者在使用停車空間時就能了解收費規則,以減少民怨。
近幾年地區住宅建案及觀光發展皆相當快速,根據統計,汽車車輛從100年1月的23,091輛至113年4月已增加至50,525輛,機車則從41,416輛成長至79,421輛,造成停車空間不足,金城、山外及沙美等城區更為嚴重。此外,停車問題牽涉範圍甚大,除了需新闢停車空間外,尚涉及私人新興建物停車空間規劃、停車空間管理、民眾停車收費習慣養成及交通規則管理等等,需透過跨單位協調整合,並納入民意代表、鄉鎮公所、社區及鄉親意見,方能有效解決此一問題。
由此,縣長陳福海組建專案小組同步找尋合宜空間以利闢建停車空間,在必要之處闢建新的空間以緩解需求量。在金城城區,由鎮公所於安和公園旁闢建停車空間,於112年11月22日落成啟用,可提供61格小型車停車格、機車18格,緩解金城市區停車問題。金沙鎮則於113年2月5日完成金沙國小臨時停車場,提供38席汽車位。而目前正在闢建中的三處臨時停車場,包括位於金湖鎮新市山外溪側基地(2處)及金城鎮第三期區段徵收基地,預計113年底可完工,啟用後各可提供約40格、220格汽車停車格。此外,金湖鎮公所目前也規劃在市港路區段徵收基地辦理引進民間參與停車場公共建設案,期能透過民間資源投入,達到解決該區域停車問題及促進周邊發展之目標。
針對地區停車場交通管理,縣長陳福海表示務必以務實態度面對、精進調整,並已組成跨局處專案小組加速推動,尤其金城鎮三期區段徵收工程案內新闢設社福用地編號六區域(緊鄰民生路之金城幼兒園正後面,面積約5,800平方公尺),估計可闢設約220個汽車停車位,免費提供民眾停車,規劃結合縣府辦公區內及金城警察局右側停車空間等二空間場域導入停車收費管理機制,將於113年底完成建置啟用。
陳福海縣長提醒相關單位,雖然是臨時性停車場,但至少需提供三年之使用,並特別重視強化停車場地設施安全及舒適性,設計選用之鋪面、照明、標誌、標線等服務設施不得馬虎。並請觀光處多方面徵詢金城鎮公所、里長及當地居民意見,就人車行進動線、通道等整合建置,盡量縮減民眾行走的距離。
另外,針對金城北堤停車場停車位不足的部分,將持續檢討朝收費管理方式著手推動,預計對於長時間停放停車場內之車輛周轉率,有一定程度的流動、紓解。同時啟動莒光湖市地重劃案,先行盤整公私地範圍,將透過溝通協商機制,計畫於現有北堤停車場之南側片區闢設臨時停車空間,以紓解民族路周邊區域停車管理問題。另外金門高中前方停車場,亦規劃導入北堤停車場收費管理機制,研議調整針對地區停車問題提出完整政策規劃。
觀光處表示,目前已推動的停車收費場域包括:第一階段,以地區公有路外停車場為主,含括金門航空站第三停車場、山外車站停車場、金城北堤臨時市場(月租收費)、金門高中路外停車場等;第二階段:以城區主要路段之路邊停車為主,含括金城路邊停車收費(民生路、民生路54巷、珠浦北路及北堤路等;計70格)、金湖路邊停車收費(林森路、新市里籃球場舊市場旁、台灣銀行前等;計108格)。後續將持續評估及滾動檢討鄰近城區之停車空間收費機制,以改善地區停車空間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