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何浦科學營 帶學子體驗動手做科學的感動

發布日期:
記者: 陳麗妤/金沙報導。
點閱率:889
「動手做科學」活動到金門何浦國小舉辦,6位專業師資帶領何浦學子以較貼近生活的方式進行實作,了解理論和實作的結合以及屬於科學的感動。(何浦國小提供)

「動手做科學」活動到金門何浦國小舉辦,6位專業師資帶領何浦學子以較貼近生活的方式進行實作,了解理論和實作的結合以及屬於科學的感動。(何浦國小提供)

為了讓金門的學生獲得更多的體驗,進一步感受理論與實作的結合,自然領域教學研究中心(小學組)昨(27)日起到金門縣何浦國小辦理為期二日的「動手做科學」臨床教學活動,由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自然科學教育學系周金城等6位師資帶領1至5年級學子以較貼近生活的方式進行實作,除瞭解生活中常見的自然現象,如物體的轉動平衡、水的表面張力等,也製作簡易三球儀了解日地月的位置,從實作中見到自然在生活中的應用以及屬於科學的感動。
「動手做科學」由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自然科學教育學系周金城老師、鄭宏文老師,以及文藻外語大學師資培育中心丁信中老師、國立臺東大學應用科學系林自奮老師、國立屏東大學師資培育中心楊志強老師及屏東縣忠孝國小邱惠珠老師等,6位老師在國小自然領域的教學都有著多年的經驗,師資陣容堅強。在為期兩日的活動中,主要透過多項科學體驗,為何浦學子創造屬於科學的感受。
「動手做科學」團隊表示,此次出行金門除了讓何浦國小的學生以較貼近生活的方式進行實作教學,老師們也會透過教學分享經驗、相互觀摩,學習彼此在教學方式、授課內容的不同,以期未來在國小的自然領域教學能夠更進步。
何浦國小也說明,因為「動手做科學」團隊的到訪,讓何浦的學子也有機會體驗物體的轉動平衡、物體在水中的浮沉、水的表面張力、透過簡易裝置找到太陽的位置、會讓飲料消失的杯子以及製作簡易三球儀來瞭解日地月的位置關係等,所有教學內容都能夠在教室裡讓學生見到自然在生活中的應用,以及屬於科學的感動。
何浦國小校長陳佩玉表示,感謝「動手做科學」團隊把活動帶到何浦,科學營不僅是一個學習的機會,也是一次交流和成長的契機。相信透過這樣的活動,能夠讓學生在科學學習上取得更大的進步,教師們也能夠在專業發展上獲得更多啟發。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