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共生共學共好 社會處辦社區溝通與衝突管理工作坊

發布日期:
記者: 陳冠霖/綜合報導。
點閱率:715
社會處辦理「社區溝通與衝突管理」工作坊。(社會處提供)

社會處辦理「社區溝通與衝突管理」工作坊。(社會處提供)

金門縣政府社會處日前於金寧鄉榜林社區活動中心辦理113年度社區培力進階系列課程-「社區溝通與衝突管理」工作坊,社區是一群人共同居住的地方,社區組織中每個人有不同的個性、成長背景及經歷加上可能的地方宗族與政治派系等因素,不同類型與程度的衝突便可能發生,故藉由臺灣全球力永續發展協會黃肇新理事長及潘美純秘書長帶領該課程,透過影片、遊戲等多元互動方式,引導學員探討社區組織內外與個人間的衝突事件,並學習如何有效化解衝突、建立和諧共榮的社區,共計有公所與社區幹部等60人參與。
  工作坊內容分為上午及下午兩場。上午場次首先以影片導入,透過播放精選影片,引導學員從劇情中觀察和討論社區內外以及個人間的衝突事件。影片的劇情設計貼近社區實際,讓學員更容易感同身受。在影片觀賞後,學員們分組討論,分析影片中的衝突類型、衝突原因及其對社區的影響,並且歸納出不同類型的衝突。講師隨後詳細講解不同類型的衝突,從個人層面的誤解到組織層面的利益糾紛,讓學員更清楚地理解衝突的多樣性及其根源。結合實例,講師闡述了各類型衝突的特徵及常見應對策略。
  下午場次延續上午的課程內容,深入探討針對不同原因所導致的衝突如何化解。講師使用具體案例分析,講解有效的衝突解決方法,包括溝通技巧、協商策略以及中立第三方的介入方法。隨後,學員們透過個性分析表了解自己的個性類型,如內向型、外向型、分析型、直覺型等。講師解釋不同個性類型的人在面對衝突時的典型反應和處理方式,並提供專家建議,指導學員如何與各種不同類型個性的人互動,以減少衝突。
  社會處表示,講師黃肇新理事長除長期參與社區工作之教學研究外,曾接受加拿大衝突解決學院「中性第三者培訓第一至第四階段結業」,並取得中性第三者第一階講師證書;另潘美純秘書長則具備16年里長及20多年社區工作經驗,有豐富的社區組織運作實務經驗。
  為了讓學員實際體驗如何面對和處理社區中的利益衝突,課程還設計了角色扮演的遊戲。學員們在模擬的情境中進行討論和決策,扮演不同的角色,並面對各種利益衝突。各組學員討論並做出決議,講師對討論過程和結果進行點評,提供建議和改進方法。這種互動式教學模式深受學員們的歡迎,讓他們在輕鬆的氛圍中學習到實用的衝突管理技巧。學員們對此次工作坊的互動式教學模式讚譽有加,認為透過影片和有趣的遊戲與討論,不僅豐富了課程內容,還提升了學習效果。他們表示這樣的教學方式讓他們對衝突管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並且在自我認識和人際互動方面也收穫良多。
  社會處強調社區溝通與衝突管理的重要性,指出在社區發展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不同意見或利益衝突。若未能妥善處理,勢必影響社區的和諧與穩定。因此,提升社區成員的溝通技巧和衝突管理能力,不僅能有效化解矛盾,還能促進社區的和諧共處和永續發展。社會處希望透過此次工作坊的舉辦,促進社區夥伴的共同成長,並鼓勵各社區積極參與社區培力育成中心及志願服務推廣中心所辦理的各項課程及活動,彼此鼓勵,相互觀摩學習,共同達成社區共生、共學、共好的目標。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