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玉昭議員結合榜林老人會 帶長輩做糖粿、搓半年圓

縣議員許玉昭結合金寧鄉榜林老人會舉辦傳統糖粿製作、搓半年圓活動。圖為長輩一起搓湯圓,聯絡情誼。 (榜林老人會提供)
農會理事長許玉昭議員結合金寧鄉榜林老人會舉辦傳統糖粿製作以及「紅天赤日頭~搓半年圓」活動,許玉昭和社區長輩們一起動手做糖粿、搓湯圓,回憶古早味。此外,許玉昭也從活動中推動食農教育,鼓勵民眾多選用在地食材,讓家人可以吃的健康。
縣議員許玉昭、榜林老人會理事長李瑞珍熱情招呼長輩們參加活動。許玉昭說,傳統習俗於農曆6月15日搓半年圓、農曆6月19日佛祖生要搓糖粿。長輩們一起參與做傳統糖粿、搓湯圓,齊心展現傳統技藝,長輩開心又能傳承技藝,也讓大家吃到在地糖粿和湯圓。
許玉昭表示,金門早期遍種地瓜,居民曬地瓜簽、地瓜粉,糖粿就是利用蒸熟的地瓜搗碎冷卻後加地瓜粉和成糰狀,捏成圓球狀用手指在中間處壓個小洞,熱水滾後放下糖粿浮起即可佐糖水或加油蔥食用,而捏製傳統糖粿,在農曆6月19日佛祖生,動手做糖粿,犒謝土地公,謝天地並保佑鄉親們皆平安。
許玉昭也表示,農曆六月、年過了一半,民間有「半年節」習俗。「半年圓」就是湯圓,以糯米磨成漿,瀝水份,搓成米具有粘性,搓成圓形,而「黏」寓意「家和傳結」、「圓」是「滿圓」,配以甜湯表示「甜甜蜜蜜」用來祭拜神明和祖先,「食圓」意圓滿平安、氣象煥然一新否極泰來,凡此都是藉著「年節」對人們的精神做一些鼓舞作用。
許玉昭說,「半年節、半年圓」的習俗源於閩南地區,會特地以湯圓祭祀,感謝神明、祖先上半年的庇佑,也祈求下半年順遂、平安與五穀豐收;藉著搓湯圓、吃湯圓的過程,增進家人間彼此的情感。
許玉昭說,手作湯圓並不難,先將糯米粉放在鍋子內加水後不停的搓揉,將加了水的糯米粉搓成整塊的黏土狀,將大塊黏土狀的糯米撕成一小塊一小塊,並放在雙掌中搓成湯圓狀,再將湯圓放在桌上晾乾就可以煮湯圓、享用湯圓。
現今工商社會,機器製作的粿和湯圓少了幾分阿嬤的味道,現場阿嬤駕輕就熟地展現做糖粿的技藝。阿嬤說,「要怎麼搓、如何捏製糖粿,是有撇步的!細心就能做出漂亮的糖粿。」此也吸引了初試啼聲的婦女圍觀,紛紛洗耳恭聽學習製作技巧。
社區長輩們共聚一堂,邊聊天邊做糖粿,一起搓湯圓,有說有笑就像一家人,彼此聯絡情誼,場面溫馨。許玉昭希望透由傳統糖粿製作以及「紅天赤日頭~搓半年圓」活動,延續這項逐漸稀有的傳統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