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驅山走海畫會7/24登場 歡迎鄉親蒞臨欣賞

發布日期:
記者: 李增汪/綜合報導。
點閱率:619
由金門縣文化局主辦、金門縣美術學會承辦的「驅山走海畫會」將於7月24日至8月4日在金門縣文化局第一、三展場展出。(金門縣文化局提供)

由金門縣文化局主辦、金門縣美術學會承辦的「驅山走海畫會」將於7月24日至8月4日在金門縣文化局第一、三展場展出。(金門縣文化局提供)

由金門縣文化局主辦、金門縣美術學會承辦的「驅山走海畫會」將於7月24日至8月4日在金門縣文化局第一、三展場展出。(金門縣文化局提供)

由金門縣文化局主辦、金門縣美術學會承辦的「驅山走海畫會」將於7月24日至8月4日在金門縣文化局第一、三展場展出。(金門縣文化局提供)

由金門縣文化局主辦、金門縣美術學會承辦的「驅山走海畫會」,將於7月24日至8月4日在金門縣文化局第一、三展場展出,並於7月28日上午10時舉辦開幕式,歡迎鄉親好友蒞臨參觀指教。
「驅山走海畫會」成立至今已有二十六年頭,肇起於解嚴之後,七位金門畫家時常相邀結伴在金門四處探訪采風寫生,描繪故鄉特有的自然生態與人文景觀,因有共同的理念與理想而組成畫會。期間,陸續有畫友加入寫生行列、而今共有十二位畫友。經歷二十多年不變的是每一位成員對繪畫的熱忱及對這塊土地剪不斷的情感,這股力量驅使12位成員夥伴相互砥礪,不忘初心,繼續驅山、走海,透過畫筆,各自表述,以不同的情懷樣貌,呈現每一位成員心中故鄉最美麗的故事。
李苡甄以絢爛的色彩,自由的運筆,注入畫作溫暖、樸實、親切、怡人的元素;洪明燦將書法藝術結合水墨繪畫,以富有彈性和張力的線條及濃淡深淺的五彩變化,製造意境,畫出哲理與個性。
唐敏達以書入畫,畫中內容皆來自對景寫生,重新整理,重組畫面,用樸茂堅挺筆法寫樹,以方峻筆勢畫崢嶸險峻山石,筆筆堆疊出金門樸實蒼拙的精神內涵;翁清土以油畫、壓克力、水彩、水墨等融合多種媒材,細膩寫實中添加了想像,創造類似超現實與寫實的混合風格。
洪永善捕捉金門島民生活情境、風俗慶典及地景寫生,以西方的光影技法,表現畫面空間層次與質感;而對楊天澤來說,走街串巷,尋找題材已成為生活的日常,他時常帶領空大和社大的學員畫遍浯島,並以「風獅爺」為主題,畫出金門的每一尊雕像。他的作品具備當下的實在與存在,直接陳述浯島生活印痕之美。
洪明標採用隨走隨畫的方式向大自然學習,形式上採素描手法與版畫作詮釋,一道道手繪線條,層層堆疊,徐徐鋪展,從具象裡概括暨提煉出抽象;張國英多年來以不同形式的寫生經歷,已錘鍊出深厚功力和技法,常用水彩與水墨現場速寫取材,再作為水墨畫創作的根據。作品總能去繁就簡,精確練達,給人清新脫俗之感。
陳秀娟擅長水彩,利用水色交融產生的乾、濕、濃、淡、滲、透技法描繪浯島巷弄村角,破舊廢宅,坍崩碉堡,山涯水邊,並以點景人物注入新生命,使畫面產生溫度;顏國榮擅長油畫,一路秉持「師法自然」,堅持對景寫生,他以充滿律動的筆觸及和協溫潤的色彩,展現獨到的溫馨品味。
董皓雲以油畫及多媒材入手,作品給人安定沉穩的氛圍,在他的畫中理性與感性得到平衡,具象與抽象互動對話;蔡儒君認為繪畫是人性深層本質和材質間撞擊的對話,線條與色面進行交疊並置,最後以概括性的抽象表現呈現。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