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瞭望》兩岸在金廈泳渡打了一場「冷戰」

兩岸雙向、健康交流,需要更多的善意堆疊。圖為金廈小三通旅客往來現況。(李金生攝)
特約主筆:李金生
2024金廈泳渡在兩岸最前線的小金門剛落幕,大陸福建省體育局長葉得盛帶隊的170名官員、選手團體,為兩岸疫後交流寫下一項新紀錄。但在兩岸關係緊張的此刻,看不到太多的激情和熱情,倒是在昔日曾經烽火連天的外島,再打了一場不見硝煙的「冷戰」。
在我方活動單純化的考量下,代表官方的廈門副市長廖華生和台辦多人未獲陸委會核准參加,原定出席開幕儀式的陸委會文教處長張張和專員陳志仲等官員也臨時取消行程,為兩岸堆疊的善意再推落一張顛簸不穩的骨牌。跨海出席的海基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羅文嘉,當天也刻意錯開與陸方官員同台,直到陸方官員準備搭船回到對岸才出現,因此失去共寫一頁小歷史的機會。
背後原因是陸方以既然涉台官員未能過來,也不希望主管體育官員與我方涉陸官員接觸,以免橫生枝節帶來無謂困擾。整個活動經過雙方協調折衝,最後才在雙方各有盤算下敲定如期登場,讓大家都鬆了一口氣。其間來來去去,只能說一波三折。這場年度兩岸海上體育盛會就在金、廈主辦方的理解和諒解下,將一場戲按照劇本演完,要說能為對岸開啟陸客來金旅遊的大門起到甚麼作用?以目前的詭譎多變,還真難以預測。
正如同羅文嘉所說的,海基會是接受政府委託,推動兩岸交流、協商與服務的專責單位,講白的就是政府的白手套,一切還得中央高層說了算,因此羅文嘉最終與陸方官員的自然不相見,也是經過事先的縝密考量,根據計畫一步步來執行。
陸方也不想當省油的燈!原本陸委會透過主辦方金門縣政府,轉達我方要求在金廈海泳舉辦期間,對岸的無人機不得再來侵擾,海警船也不要再闖入禁限制水域。但結果是大陸4艘海警船照樣於活動前的19日分別自金門復興嶼、翟山、料羅、北碇島南面駛入臺灣水域,海巡署4艘巡防艇採「1對1」對應,全程廣播示警、蒐證,歷時約2小時才結束,顯然對我方的要求置若罔聞,真的是做到「體育歸體育,政治歸政治」兩不相干,也等於在兩岸海上盛會中,放了幾響沉悶的暗槍。
羅文嘉此次金門行有一項重要行程,就是替海基會正式派員進駐「金門小三通行政協調中心」揭牌運作,首任專員蔡承棧曾在縣府服務26年,後來轉任陸委會「金門小三通行政協調中心」主任21年,以迄今年元月退休。期間見證金門「小三通」開航和復航的重要歷程,對兩岸官方和民間交流事務十分熟稔,曾參與多次兩岸協商與人道救援,執行成果廣獲好評,能力和經驗均堪稱一把手。此次他再獲海基會委以重任,各方一致肯定用得其人、其時,未來海、陸兩會駐金單位聯手合作,協力推動兩岸事務,相當令人期待。
羅文嘉說,海基會派員進駐金門,代表政府有決心,有百分之百的善意來推動兩岸正向、雙向健康交流。「我方沒有問題,希望對方也可以回應」。講話的重點是雙方要雙向的交流,而不是單向的開大門,否則無異於失衡的傾斜式交流,所有努力也只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問題是我方認定對岸敵意未減,武力恫嚇不斷,大陸則直指我方往台獨方向直直走,雙方在笑臉開心擁抱的同時,背後也拿著一把鋒利的刀子。兩岸情勢若未能掃除障礙,真正撥雲見日,金廈泳渡的落幕也就只會是往事,很難是另一個好的開端。
連日來,發生迄今逾5個月,曾經協商15次的「214翻船事件」有最新進展,兩岸將就事件原委陳述、2名罹難者遺體和船隻送回大陸及道歉內容簽訂協議,期待可為兩岸交流長河,注入充滿各種希望的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