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勿信獲利不合理之投資廣告

發布日期:
記者: 莊煥寧/綜合報導。
點閱率:612

  詐騙集團透過網路廣告平臺大量投放投資詐騙廣告,讓國內民眾混淆誤認,國內知名人士重複遭冒用,更讓政商、財經各界遭冒名之人士不堪其擾,多次公開聲明並未開設任何LINE投資群組,呼籲大眾勿上當受騙。縣警局刑事警察大隊也提醒民眾,投資應透過合法管道賺取合理利潤,切勿輕信網路廣告所推薦之金融投資資訊。
  縣警局刑警大隊指出,依據刑事警察局說明,自112年6月28日至113年6月30日止,共移請網路廣告平臺業者下架逾13萬則投資詐騙廣告,其中113年第二季,通報Meta下架投資詐騙廣告4萬6,517則、通報Google下架投資詐騙廣告1,466則。然而曾遭警方通報下架之相似內容投資詐騙廣告仍持續出現,常見的詐騙廣告內文關鍵字如「AI妖股」、「最強黑馬股」、「飆股特別通知」、「免費贈書或公益送書」、「限時免費領取千萬不要錯過」以及宣稱「公開唯一官方LINE帳號」等,請民眾提高警覺,切勿輕信。
  縣警局刑大表示,刑事局除呼籲網路廣告平臺業者應擔負企業社會責任,透過雙管齊下方式與政府機關共同合作打擊詐欺,解決違法投資廣告氾濫之問題,避免民眾受害。另也提醒民眾,投資應透過合法管道賺取合理利潤,切勿輕信網路廣告所推薦之金融投資資訊。並建議民眾可透過粉絲專頁的追蹤數、按讚數或資訊透明度的「建立日期」及「更名紀錄」作為判斷真、假帳號之參考依據;切勿相信網友推薦獲利率顯不合理之投資管道,舉凡標榜加入投資老師LINE帳號(群組)或點擊連結獲得飆股資訊等廣告,就是詐騙;如有疑問,可撥打165反詐騙諮詢專線查詢求證。
  警方也指出,近期「拍賣平臺個人賣家」遭詐騙之案件亦有增加趨勢,其詐騙手法係由歹徒假冒買家,並利用臉書Messenger或拍賣平臺聊天系統聯繫被害人,隨後要求加入LINE以進行聯繫,再以「無法下單」或「金流遭到凍結」等藉口,給予假拍賣平臺客服連結、QR Code或LINE ID,再假冒客服人員以「賣家未認證或簽署金流協定」等話術,騙取民眾銀行帳戶資訊,並以認證或簽署等名義,要求民眾操作ATM或網路銀行將被害款項匯出;不論詐騙對象為買家或賣家,歹徒皆係以「話術」使民眾誤信為電商平臺客服人員,進而依指示操作匯款受騙。

回頁首